科技创新委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57: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科技创新委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一、今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科技创新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深圳质量”为标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了科技创新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惠民生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一)进一步优化科技投入

更加突出对原始创新和源头创新的支持,更加突出对创业环境、民生领域和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更加突出科技资金的整体性和前瞻性。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4%,提前达到“十二五”规划目标。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约为1.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为9.3%;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约4650亿元,同比增长约为11.8%。 (二)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

着手制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协调组织召开超材料、超多维裸眼3d等技术产业化座谈会,加快推进核心技术产业化进程。支持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全年国家立项项目数量达到56个,获得国家资助金额7.08亿元,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37个。

(三)加快推动创新载体建设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曙光6000超级计算系统运行稳定,累计发展企

业用户1500多家,个人用户约100万个,科技管理云服务系统在国家省市区的多个单位得到应用,承担17个国家地方课题项目,参与编写2个云计算相关国家标准。我市全年新增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176家,累计达955家。各级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级项目1372项,累计经费15.5亿元;各级工程中心累计申请专利1806件,其中发明专利1110件,承担国家级项目59项,获得国家级大奖28项。 (四)推进深圳高新区转型升级

加快建设人文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三态融合”;园区、校区和社区“三区融合”;智慧、智力和智能“三智融合”;土地资本、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三资融合”的新型高科技园区,积极集聚科技创新资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打造自主创新核心区域。今年,深圳高新区工业总产值5363.23亿元,同比增长12.49%;总收入5106.41亿元,同比增长8.45%;出口创汇213.64亿美元,同比增长12.02%;净利润377.84元,同比增长13.83%;税收总额297.82亿元,同比增长10.18%。在科技部组织的全国105家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定中,深圳高新区排名第二。 (五)加强基础研究工作

组织召开今年度深圳市基础研究发展研讨会、973计划项目启动会和座谈会,进一步推动我市基础研究工作,提升源头创新能力。主动布局全市基础研究工作,重点扶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原创性

技术的项目,全年共受理项目申报1932项,立项602项,资助金额1.12亿元。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深圳联合基金设立方案》起草工作,确定新材料、生物和下一代信息技术3个领域作为联合基金合作方向。 (六)推进深港创新圈建设

充分利用深港科技合作的创新机制,使深港合作成为国家和广东省与香港合作的示范与亮点。积极协助推进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与香港创新科技署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合作协议》,为深港两地青年搭建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协调推进与香港科学园共建申请现代服务业产业化(伙伴)基地。 (七)促进科技和金融紧密结合

今年出台《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方式改革方案》,撬动银行、保险、证券、股权基金等资本要素资源投向科技创新,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和成果转化等科技活动的具体特点,统筹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并行、事前资助与事后资助结合的财政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机制,形成多元的有效组合投入方式。充分发挥高新区创业投资服务广场、私募股权基金集聚园的作用,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的投融资服务。 (八)聚集高层次优秀人才

重点瞄准我市优势及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针对高层次人才分布的特点,主动出击招揽高层次人才团队。全年完成46个孔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