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分部分项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23:05: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脚手架)分部分项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工 程 名 称 分 部 分 项 名 称 交底部位 万州区鸡公岭小学北山校 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脚手架 计划完成日期 施工单位 施工班组 脚手架 交底日期 渝建竣-28 巫山县村镇建筑公司 基础、主体结构 1、质量标准及执行规程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50204-2002。 2、安全操作事项:(1)、脚手架施工必须编制安全专项方案,并经公司技术部门和监理审批后方可实 施.。(2)、架工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操作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持证上岗。(3)、凡患有高血 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恐高症、眩晕等不得从事高空作业。(4)、施工场所上空,如遇高压线, 其脚手架外侧与高压线边线最小安全距离为1KV以下4米,1-10KV 6米,35-110 8米,154-220KV 10米,330-500KV 15米。(5)、严禁赤脚、穿拖鞋、硬底鞋进行作业,严禁在架子上打闹、戏、 耍、追跑,人员聚集跨座在防护栏杆上休息或喝酒上班,正确使用安全三宝,即安全帽、安全网、安全 带和穿防滑鞋。(6)、风力6级以上(含6级)、高温、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露天作 业,停止作业后应对架子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倾斜、下沉、脱扣等现象必须严格进行处理,并经验收合 格后方可使用。(7)、起重吊装作业,严禁碰撞或扯动脚手架。(8)、脚手架安装结合工程进度搭设, 对未搭设完的钢管,在离开工作岗位时,不得留在未固定的构件和不安全的位置,以免放置不当,防止 掉落伤人。(9)、架工作业人员应作好分工和配合、传递杆件应掌握好重心,平稳传递,不要用力过 猛,以免引起身体或杆件失衡,防止坠落伤人。(10)、作业人员应佩戴工具袋,工具用后装入袋中, 不要放在架子上,以免掉落伤人。(11)、在搭设作业进行中,地面上的配合人员应避开可能落物的区 域。(12)、作业时应注意随时清理落在架面上的材料,保持架面上规整清洁,不能乱堆、乱放材料、 工具,以免作业时的安全和发生掉物伤人。(13)、搭设脚手架所用的材料,必须是经国家标准规定的 并有合格证和检验报告的材料,如钢管、扣件、脚手板、安全网等。(14)、严禁将拆卸下的杆部件和 材料向地面抛掷,已掉至地面的架设材料应随时运出拆卸区域,保持现场文明。(15)、作业面架子的 拆卸,必须经项目经理或施工员同意后方可拆卸,任何人不得擅自拆除脚手架。(16)、作业现场应设 安全围护和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17)、其余未设部分,必须符合《建筑施工扣件 或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和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的搭设要求。(18)、高层脚手架的 拆除应沿四周一步一步递减,一步一清,不允许二步同时拆除,或一前一后踏步式的拆除。钢管扣件等 材料集中吊运指定地点。(19)、脚手架的荷重量,每m2不得超过270kg,如确有需超过规定荷载,必 须采取加固处理,并经验算后签证后方可使用。(20)、操作人员及工人行走必须走斜道和阶梯,严禁 从架子上爬上爬下。(21)、操作人员必须坚持“三不打”、“四不放”的原则,即三不打:不打伤人, 不打坏建筑物、不打坏设备;四不放:未站稳不放,看不清边不放,下边有人不放,上喊下不应不放。 (22)、必须听从施工现场的统一指挥,遵守现场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不准违章指挥,冒险 蛮干。对不遵守有关规章而造成的事故,一切后果自负。 3、操作要点及技术措施:(1)、脚手架使用的钢管、扣件、脚手板、安全网等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并符 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合格产品,,对旧的扣件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如有裂缝、变形、滑丝,严禁使用, 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2)、钢管直径48~51mm钢管不得混合使用。(3)、立杆间距不得大于 1.5米,立杆垂直偏差,顶端向内或两侧水平倾斜不得大于架高1/250且≤100mm,不得向外倾斜,每 根立杆底部应设底座或垫板;应设扫地杆,并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严禁立杆沉陷或悬空,立 杆接长除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相隔高度方向应错开,距 离不宜小于500mm。(4)、大横杆的步距,承重结构不大于1.2~1.4m,其它结构不大于1.7~1.8m, 沿纵向平放,大横杆必须规定进行接长,接头位置宜在立杆处,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脚手 架总长的1/300,且不大于100mm。(5)、小横杆间距承重结构不大于0.75m,其它结构不大于0.9m, 单排脚手架伸入墙内不小于240mm。(6)、钢管脚手架的高度超过周围建筑物或在雷暴雨较多的地区, 应安设防雷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7)、作业面的脚手板必须满铺,不得留有空隙或探头 板(大于200mm为探头板),脚手板与墙面每样放拐角处应交叉搭接牢固,与墙面的间距一般不应大 于100mm,并与脚手架、小横杆可靠拴结。(8)、各层作业必须绑扎高度不小于1.5m的防护栏杆, 并满挂安全网。(9)、安全网的设置,第一层楼设一道固定安全网,以后每上升四层设一道固定安全 网,但必须常清理网内杂物,并按文明施工要求采取全封避施工,网与网之间必须可靠拴结,不留有空 隙,而且作业面的安全防护高度必须高于施工作业层1.5m。(10)、剪刀撑的设置,在脚手架外侧与地 面成45-60度角为宜的交叉杆件,从下至上与脚手架其它杆件同步搭接。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不应小 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剪刀撑斜杆的搭接宜采用搭接。(11)、斜道的设置,高度不大于6米的脚 手架宜采用一字型的斜道,高度大于6米的脚手架宜采用之字型的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 的挡脚板,栏杆高度应为1.2米,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宽度1米为宜,坡度宜采用1:3,如 采用木枋作脚手板应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为20-30mm,也可采取梯步设置 斜道。(12)、模板支撑系统支架的搭设,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6.3.1, 6.3.2,6.3.3,6.3.5条的规定。支架立杆竖直设置,2米高度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mm,如荷载较大超 过承载能力,按专项方案立杆应当加密,并在楼面铺设木枋,使立杆分部均匀受力。(13)、满堂脚手 架支撑搭设: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高于4米的支架, 其两端与中间每隔四排立杆从顶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剪刀撑,立杆必须设置垫块,并加扫地杆。 (14)、墙体连接点应设置在立杆与横杆交叉附近,梅花型交叉布设,将脚手架连接在建筑物上,连接 处连接处既要承受拉力,也要承受压力,两排连墙点的垂直距离为3步架高,但不大于4米,两排连接 头的水平距离不大于4倍立杆纵距,转角两侧立杆必须设置连墙点,砼结构、架、柱部位可予埋钢筋环 或膨胀螺栓与建筑物牢固连接。(15)、脚手架搭设完毕必须经项目经理或施工管理人员检查验收合格 后方可进行作业。(16)、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并不小于65N.M,对接扣件的开口 应朝上或朝内。(17)、脚手架下列部位必须设置安全护栏(扶手)或护身栏板,其高度为1-1.2米, 应保持足够的强度:①所有外架操作层的外侧,②跑道及休息平台、卸料平台的两侧,③较高的里脚手 架空面,④四口、五临边及电梯井,检查井,预留洞口等均有安全防护措施。(18)其他未经事项,必 须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4、其它注意事项: 主要参加人员: 项目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交底接收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