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调研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19:45: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育教学工作调研报告

清塬镇小学 吕向勇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工作中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和今后长期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问题的基本原则。为了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掌握情况,寻找差距,谋求发展良策,我校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和第一阶段(学习调研阶段)的工作安排,边学习边调研,采取走访、座谈、书面征询等多种形式,深入教师、深入群众、深入学生开展了“如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对象

用6天时间对学校全体教职工、部分学生和家长代表及村代表开展调研。这些调查对象对我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共开座谈会四次,座谈会前发放书面通知,明确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影响学校发展的思想认识问题;影响学校发展的现实问题;制约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迫切需要解决的)。要求与会人员先思考,进行书面准备,人人发言。

发放各类调查表93份,回收89份。调查内容包括:办学目标与理念、教学质量与管理、学生素质教育与管理等方面。

三、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活动,一方面了解到广大师生、群众对科学发展观是衷心拥护的,正在努力学习、力求深刻掌握、认真实践,从而推动学校持续发展。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查找出不少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

1、教师队伍管理措施滞后

我校教师人事管理机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竞聘上岗、择优聘用、优胜劣汰的人事管理体制没有形成。造成部分教师安以现状,不思进取,缺少主人翁意识,敬业精神差,没有危机感。在调研中发现:有的老师只满足于“出满勤”,不关注教学效果;有的评上高级职称,涨了工资,就不想上课;有的不愿当班主任、担重担等等。而学校对这些老师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也只能是听之任之,奈何不了他。

2、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不彻底

部分教师对推进新课程改革认识不够,加上平时不主动学习,不积极参加活动,对新课程理论了解甚少,对新课程标准掌握不全面,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教学方法还是老一套。“满堂灌”、“填鸭式”还有一定市场。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课堂教学效益不高

部分教师“向40分钟要质量”的“有效教学”意识不强。课前准备不足,教案简单,对教材拓展不够,补充不足,挖掘不深;课中教师包办代替多,师生互动少,联系学生实际少,有效训练的时间和内容不足,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差;课后学生练习量不够,教师辅导不到位等等。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

4、校本教研流于形式

学校校本教研激励机制不健全,教研目的不明,教研方式单调,教师对教研没有热情,学校教研气氛不浓。很多教研活动大都流于形式,没有产生最大效益。教研对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不大。

5、教学常规管理抓得不细、不实

学校在教学常规精细化方面还有欠缺。在管理中,学校重视检查,不重视反馈整改;重视制度的制定,不重视制度的落实;重视量化统计,不重视定性分析;重视结果管理,不重视过程的指导等等。一些教学工作细节管理有漏洞。如教研组、教师工作计划审签、单元过关抽查、作业批改检查、教师听课评课辅导检查等,管理还不细致,不实在。

6、学科教师不配套

学校教师年龄结构老化、教师安排不够合理,部分科目专职教师不够,学校不得于采取其他教师兼课的办法,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