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解放大桥维护加固设计说明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7:54: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福州解放大桥维护加固设计说明

解放大桥吊杆更换大修工程初步设计 设计说明

解放大桥吊杆更换大修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1概述

福州解放大桥是连接福州繁华商贸中心台江与文化区仓山的重要城市桥梁。大桥由万寿桥、中洲路堤和江南桥三部分组成。其中万寿桥是最主要的部分,其结构型式为61米+61米+80米+61米+61米五联跨钢管砼中承式肋拱桥。61米跨拱桥的矢跨比为1/5,80米跨拱桥的矢跨比为1/4,拱肋采用“哑铃形”等截面钢管砼。61米跨拱桥的主拱圈由两根d=0.75m钢管组合而成,拱肋高度为1.8m。80米跨拱桥的主拱圈由两根d=0.8m钢管组合而成,拱肋高度1.9m。大桥由福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设计,铁道部大桥局第二工程处承建,福州市建设工程监理公司监理。该桥于1995年8月13日正式动工,全桥于1996年10月1日竣工通车。

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吊杆的防腐措施尚不完善,据2001年至2008年对解放大桥进行吊杆锈蚀检测的结果表明解放大桥吊杆腐蚀有加重的趋势。2008年7月31日,福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邀请有关专家在福州市举行了解放大桥吊杆更换论证会,与会专家在听取了福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所做的福州解放大桥维护工作报告并经过详细讨论后认为解放大桥的吊杆存在因腐蚀而断裂的隐患,建议尽快实施吊杆的更换。 1.1任务依据

(1)与项目业主福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签订的《解放大桥吊杆更换大修工程设计合同》;

(2)业主提供的《解放大桥桥梁普查报告》2008

(3)业主提供的《解放大桥吊杆更换论证会专家意见》2008.7 1.2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

根据合同,加固设计以维持桥梁原有设计要求和荷载标准为基本原则。 1.2.1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汽-10级,履带-50级,人群3.5kN/m2。

(2)桥面宽: 9.0m(行车道)+2×1.0m(拱肋、吊杆)+2×1.5m(人行道)。 1.2.2设计规范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D23—85

图1-1 解放大桥

(3)《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4)《悬索桥预制主缆丝股技术条件》JT/T39599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01-88

(6)《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JTG/T D65-01-2007

(7)《斜拉桥热挤聚乙烯高强钢丝拉索技术条件》GB/T18365-2001

目前,解放大桥的交通流组成除了有小型机动车、公交车、自行车和行人外,仍有相当数量的货车和工程车通行。

1996年建成的解放大桥—钢管混凝土拱桥是当时一种较新的桥型结构,

2

解放大桥吊杆更换大修工程初步设计 设计说明

(8)《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 (9)《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77-96

2 解放大桥的检查情况综述

市政设施管理部门曾分别于2001年和2008年两次委托有关单位对解放大桥进行检查。 2.1 2001年检查结果

2001年11月福建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对解放大桥进行检查后,对桥梁结构的技术状况做出如下评价:中洲与台江前墙出现竖向裂缝,中洲台最大裂缝宽0.8~1.0mm,台江台最大裂缝宽0.26mm,且局部砌体开裂,基础出现局部冲蚀;行车道板局部露筋;栏杆出现下挠现象,钢管拱与人行道缸砖受推挤开裂、拱起。两桥台背有不均匀下沉现象,桥头跳车现象明显;钢管砼存在空击声,局部钢管锈蚀;锚具浸水,镦头、镦头锚与外螺母出现锈蚀;吊杆高强碳素钢丝局部生锈;拱座与镦交接面由于应力集中,局部砼开裂;吊杆与不锈钢管之间存在浸水空隙;局部PE保护套划伤,高强镀锌碳素钢丝外纤维增强聚脂带划伤,局部PE套开裂;钢管焊缝存在错边、夹渣等缺陷。

2.2 2008年检查结果

2008年7月~10月,福州市政工程管理处委托福州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对解放大桥进行检查,检查结论如下:

(1)横梁:大部分横梁竖向裂缝较多,大部分裂缝长度约10~40cm之

图2-2 7号横梁裂缝照片

图2-1 7号横梁裂缝示意图

间,宽度约0.06~0.2mm之间。有部分裂缝贯穿横梁侧面,并延伸到底部。将置于横梁上方的预制板从上游到下游编号为1#到13#,则横梁裂缝在3#至11#预制板下方较多,尤其在中部。而1#、2#、12#、13#基本没有。部分横梁出现蜂窝麻面,混凝土块脱落。横梁典型病害如图2-1~图2-4。

图2-3 10号横梁病害示意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