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计算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18:08: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下表是某保险公司160名推销员月销售额的分组数据。书p26 按销售额分组(千人数(人) 向上累计频数 向下累计频数 元) 12以下 6 6 160 12—14 13 19 154 14—16 29 48 141 16—18 36 84 112 18—20 25 109 76 20—22 17 126 51 22—24 14 140 34 24—26 9 149 20 26—28 7 156 11 28以上 4 160 4 合计 160 —— —— (1) 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上累计频数; (2) 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下累计频数; (3)确定该公司月销售额的中位数。

按上限公式计算:Me=U-

=18-0.22=17,78

2、某厂工人按年龄分组资料如下:p41 工人按年龄分组(岁) 工人数(人) 20以下 160 20—25 150 25—30 105 30—35 45 35—40 40 40—45 30 45以上 20 合 计 550 要求:采用简捷法计算标准差。《简捷法》

3、试根据表中的资料计算某旅游胜地2004年平均旅游人数。P50 表:某旅游胜地旅游人数 时间 2004年1月1日 4月1日 5200 5000 7月1日 5200 10月1日 5400 2005年1月1日 5600 旅游人数(人)

4、某大学2004年在册学生人数资料如表3-6所示,试计算该大学2004年平均在册学生人数.

时间 在册学生人数(人) 1月1日 3月1日 7月1日 9月1日 12月31日 3408 3528 3250 3590 3575 第 1 页/共 12 页

5、已知某企业2004年非生产人员以及全部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所示,求该企业第四季度非生产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比重。

表: 某企业非生产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比重 时 间 非生产人数(人) 全部职工人数(人) 非生产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比重(%) 9月末 200 1000 20.0 10月末 11月末 12月末 206 1050 19.62 206 1070 19.25 218 1108 19.68

6、根据表中资料填写相应的指标值。

表:某地区1999~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发展速度计算表 年 份 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发展速度(%) 环比 定基 1999 3688 —— 100.0 2000 3940 2001 4261 2002 4730 2003 5630 2004 6822

7、根据表中资料计算移动平均数,并填入相应的位置。P61 产 值 年初工人数三年平均产值三年平均工人年 份 (万元) (人) (万元) 数(人) 1992 323 420 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下年初 247 314 334 298 341 335 324 344 366 318 351 —— 430 428 432 470 472 474 478 478 482 485 481 496 295 324 334 345 428 465 478 485

8、根据表中资料计算移动平均数,并填入相应的位置。P62 年 份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总产出(万元) 1200 969 924 1000 1160 1387 1586 1487 1415 1617 四项移动平均 9、某百货商场某年上半年的零售额、商品库存额如下:(单位:百万元) 日期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零售额 42.30 43.64 40.71 40.93 42.11 44.54 月初库存额 20.82 21.35 23.98 22.47 23.16 23.76 试计算该商城该年上半年商品平均流转次数(注:商品流通次数=商品销售额/库存额;6月末商品库存额为24.73百万元)。

10、某地区2000-2004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p71 年份 2000 2001 产量(万220 232 2002 240 2003 256 2004 280 3

吨) 要求:(1)用最小平方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简洁法计算); (2)预测2006年该地区粮食产量。

11、已知某地区2002年末总人口为9.8705万人,(1)若要求2005年末将人口总数控制在10.15万人以内,则今后三年人口年均增长率应控制在什么水平?(2)又知该地区2002年的粮食产量为3805.6万千克,若2005年末人均粮食产量要达到400千克的水平,则今后3年内粮食产量每年应平均增长百分之几?(3)仍按上述条件,如果粮食产量每年递增3%,2005年末该地区人口为10.15万人,则平均每人粮食产量可达到什么水平?

12、根据表中数据对某商店的销售额变动进行两因素分析。 商品名称 甲 乙 丙 合 计 计量单位 件 米 台 —— 销售量 基期 200 600 500 —— 报告期 190 660 600 —— 价 格 基期 250.0 72.0 140.0 —— 报告期 275.0 75.6 168.0 ——

13、某商店三种商品销售额及价格变动资料如下:p113 商品销售额(万元) 商品名称 基 期 报告期 甲 500 650 乙 200 200 丙 100 1200 试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 价格变动(%) 2 -5 0 4

解:三种商品物价总指数:

=105.74%

销售量总指数=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 =114.04%

14、某商店资料如下: 商品销售额(万元) 05年销售量为04年商品名称 销量的(%) 基 期 报告期 肥皂 80 117 110 棉布 20 38 95 衬衫 150 187 115 要求:分别分析价格和销售量对销售额的影响。

15、某市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服从μ=6000元,σ=1200元的正态分布,求该市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 (1)在5000~7000元之间的概率;(2)超过8000元的概率;(3)低于3000元的概率。(注:Φ(0.83)=0.7967,Φ(0.84)=0.7995,Φ(1.67)=0.95254,Φ(2.5)=0.9937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