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4:23: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字理教学的运用
作者:罗晓云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年第35期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127-01 字理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学术界一般称为构意,即根据词义设计的汉字构形意图。构字的笔画、部件或偏旁,不是任意堆叠在一起的,而是有其道理和依据,从而以形示义(部分字以形示音),音、形、义尤其是形、义之间构成内在、有机的联系。这是汉字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作为汉字的主要特征、汉字教学的独特资源,字理成为设计识字教学体系或采用教学方法的依据,理所当然。但是,如何合理运用字理到语文教学中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一、分析字理是为语文教学服务。
识字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阅读和习作服务,直接目的是掌握其音、形、义,即读准字音,掌握字形,了解字义。实现直接目的有多种手段和途径,运用字理识字只是其中一种,若运用适当,不失有效、高效。学习“瓜”字,一般的教师会将音、形、义分开讲解,其中的字形教学常常是让学生机械地数笔画,结果往往是学生会漏写其中的提和点,将字误为“爪”。而运用字理引导学生识字,则会介绍构字方法,讲析形与义的内在联系,即“瓜”,金文作“”,小篆作“”,它模拟了瓜藤和瓜果的样子,中间部分是瓜果,现在变形为竖折点,不能误写为竖。 “六书”的介绍、古今字体演变的展示,本身不是识字教学的主要目的,而应该是正确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尤其是其重点和难点——形。《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汉字的字理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此外还透露着其他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譬如思维特点、宗教信仰、哲学思想、伦理道德以及风俗习惯。因此分析字理是在传承民族文化。但是,这是次要的、间接的目的,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作为提高汉字音、形、义识记效果的手段的性质。字形的演化、读音的改变和意义的发展等,使得某些汉字的现代形体部分或全部丧失了理据,比如“己、未、因、不”,形与义、形与音都毫无内在联系了。
分析字理作为促进识记汉字音、形、义的手段,若要确保其有效性,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其一,分析对象为需要深入加工才能识记的汉字,否则是做无用功;其二,从现代字形看,分析对象的音、形、义应至少有两个要素具备内在联系;其三,具体汉字的字理必须与特定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适配。学生是识字的主体,所谓对汉字的“加工”,必须是学生的自我加工。
二、字理识字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要强化偏旁教学。
汉字大多是形声字,掌握常用的、组字率较高的象形字以及用它作形旁时用于表意的特点,就能形成识字的能力,进而“无师自通”的创造性的学习大量的形声字。例如:学了“一顶帽子”的“顶”字。并懂得了其中的“页”表示“首”,“首”做形旁时就变写为“页”,那么,当学到“颈”“颜”“须”等字时就会把该字与“人头”联系起来。
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一个偏旁认识一连串的字,理解很多不容易区分的近义词,也避免了形近字的错写,并形成识字的能力。
2.根据“分解—组合”法科学而灵活的析解汉字。
“分解—组合”当是我们进行合体字教学的一种最主要的方法,也是中国传统的优良的汉字蒙学方法,我们应该传承并发扬光大。如:“名”可分解为“夕”和“口”二字,把这二字组合起来意思就是夜晚漆黑,见有来者不知是谁,须张口问其名,故夕与口会意为名。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分解—组合”的教学方法又是灵活多样的:如:演示法—通过演示来表示字的音形义的关系。如:“掰”、“拿”这类字用手演示就可以很直观的表示出来。 比较法—通过比较可以把汉字的个别部分和特征分析出来,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抓住字与字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区别,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如:“鸟”、“乌”。通过辨析比较,可以想象乌鸦也是鸟,但他是黑色的,从远处看,眼睛看不出来,所以,眼睛可以省去不写。这样就能形象分辨和识记。
三、字理让学生领悟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不只是记录汉语的工具,而且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活化古。国内有同行学者谈到:“方块汉字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是中国文化的缩微系统。”汉字具有平面的二维结构的特点,它的形旁是信息存储体,它的声旁是信息识别体,至于象形字、会意字,几乎可以望文生义,文化内涵极其丰富,这样的信息载体的特点是线性的拼音文字所不具备的。我们应尽量通过析解汉字的形义,让学生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在字理析解中了解汉字形义的演变情况。造字之初的象形字生动逼真、图文合一,使人见字而识形,见形而知义。尔后的会意字内涵丰富,组构巧妙。例如“监”,繁体为監,像一个人弯着腰(亽),瞪着眼睛(臣)下视水盆(皿)照面的情状,本义是照镜子。这个字告诉我们人类最初没有镜子,只好用盆子装水照面修容。春秋时,人们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并利用青铜磨制出了可以照面的铜镜,于是先后以“鉴”、“镜”表示,以区别原来的水盆镜子。今天,我们使用的镜子已不是铜的而是玻璃的了,但我们仍沿用“镜”字,这样我们也可以从中窥探出其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在字理析解中受到传统美德的教育。古人造字时,把自己的道德标准也融入了构字之中。如“信”字,从人从言,意为“人”“言”须诚信,诚信乃为人之本。“仁”字,从人从二,人与人相亲相爱为仁,即仁者爱人。忠字,从心,中声,尽心尽力,赤诚无私为忠,这是指对众人、对国家的心态,如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孝字,从老省,从子。儿子尽心侍奉老人为孝。古语说,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古人认为这便是人之异于禽兽的地方。真乃“字小乾坤大”,从这些汉字中折射出古人诸多的价值观念,通过对这些汉字字理的析解,很自然地就渗透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
3.在字理析解中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形声字由表义的形旁和标音的声旁组合而成,是一种比较科学、能产的造字方法,其表意的形旁对于我们研究汉语词的原始意义,研究古代社会生活及其发展,了解当时人类的认识水平,都是很有帮助的。如“财、货、贵、贱”等字以“贝”为形旁,“币、帛”以“巾”为形旁,“钱、银”以“金”为形旁,从这些不同的形旁可知我国古代曾先后用过贝壳、丝帛和金银来作货币,反映了汉族人民对于货币价值观念的发展过程。如此析解字理,能使学生领悟到祖国汉字所蕴涵的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常言道:“教学有方,教无定法”。根据字理教学这是识字教学的基本法则,做到品字、品词、品句,让字理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汉字的如诗如画,真正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