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22:51: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优化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

作者:刘 慧

来源:《经济师》2008年第09期

摘 要:提高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要从优化教育的社会环境开始。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级群众组织要关心和支持高职学生健康成长,主流媒体应努力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高职院校要健全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管理机制。 关键词:优化 高职院校 道德教育 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9-144-02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级技能型人才,很多学生存在着重视技术学习、轻视道德修养的思想,甚至部分学生“道德滑坡”和“责任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如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毛泽东同志曾说:“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共青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德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有学校和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还应有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

一、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级群众组织要关心和支持高职学生健康成长

环境教育贯穿于学生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它具有全面、长效、潜在的特点,所以才有了“孟母三迁”的典故。不良的周边环境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很难估量的,不少高职院校周边开设一些非法经营的“地下网吧”。为了吸引学生,店主往往施以小恩小惠,甚至为上网的学生提供昼夜吃、住服务或赊账消费的便利,使得一些学生的业余时间全部泡在“网吧”里,有的甚至逃学旷课、夜不归宿、荒废学业;有的为筹集上网资金而去偷窃、抢劫、诈骗,有的因此结识了社会上一些黑恶势力,加入了犯罪团伙,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校园周边的非法音像制品店、不健康的娱乐场所等传播和散布黄色内容,诱发少部分学生深陷其中,对学业无暇顾及,进而试图模仿、以身试法。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深有感触:周围环境的负面因素只需几天就将教师费尽心血的教育成果化为乌有。这就要求各地教育、文化管理、公安、工商、城管、社区、共青团等部门和群众组织应切实落实国家有关要求,整治高职院校周边环境,不断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各地公安部门要负责查处打击高职院校周边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对发生的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案件要组织专门力量,快侦快破;对侵扰学校及师生的流氓恶势力要依法严惩;加强校园及周边娱乐服务场所的治安管理。坚决铲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高职学生成长环境。文化管理部门要负责高职院校及周边文化市场的管理工作,严禁在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內设立电子游戏厅、网吧,对网吧、歌舞厅、音像制品零售出租摊点等的非法经营活动进行坚决打击;查处各种涉及反动、淫秽、色情、暴力內容的文化娱乐场所;加强对校园及周边地区文化经营场所的日常监管,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经营秩序。各地共青团组织应配合高职院校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法制教育和安全防护教育;积极组织和引导高职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落实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项措施。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社区是高职学生生活和居住的地区,拥有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丰富教育资源和教育基地,因此各级政府尤其基层人民政府在制定社区建设发展规划时,要积极利用社区资源,引导社区真正参与职业教育改革,要充分考虑属地内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需要,建设好社区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创造良好的道德建设环境,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主流媒体应加强宣传和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

时下一些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追求轰动效应,追求发行率、点击率、收视率,热衷于报道所谓的“新”、“奇”、“怪”事件,热衷于细微描述明星的无聊琐事和花边绯闻。成千上万的学生为超女而逃学,许多学生不知道大科学家的名字,却对众多明星的名字烂熟于心。这些追星行为的出现,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一些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以为幻想中的多姿多彩、风光无限的生活触手可及,混淆了幻想与现实的关系,模糊了成功的定义,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发展。

主流媒体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宣传和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主流媒体是党和国家思想宣传部门及各级群众组织的喉舌,代表社会大多数人的意见和看法。它通过舆轮宣传、社会影响等途径引导和控制高职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发展方向,是对高职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主流媒体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坚持不懈地宣传正确的道德取向,要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问题的引导,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灌输到高职学生的头脑中,使他们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努力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以新疆为例,近两年主流媒体用大量篇幅报道了一些先进人物,如把热血和生命奉献给帕米尔高原的“白衣圣人”吴登云;强忍丧亲之痛带领村民重建家园、“以坚毅感动中国”的新疆巴楚琼乡6大队的村党支部书记阿西木·迭吾提;荣获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荣誉称号的热依汗。哈斯木;自治区唯一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信步中、西、维医之间的医学博士哈木拉提·吾甫尔教授。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人事迹不仅在全疆、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也纠正了新疆高职学生的一些旧有观念,使他们认识到英雄劳摸离自己并不遥远,身边就有可亲可敬的学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榜样,这对学生明辨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健全高职院校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搞好道德教育工作,关键在领导。高职学院党委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将它列入学院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完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对道德教育工作的目标、原则、内容、途径、要求作出部署安排,使其制度化、规范化,并将这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作为评价学校各部门业绩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进行道德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全体教职工,它包括教书育人的业务教师、管理育人的党政干部、服务育人的后勤员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广大教职员工都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责任。要制定完善有关规定和政策,明确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这种教育主体的广泛性,反映了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工作的特有规律,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高职院校必须以育人为中心,全体教职工的服务对象和最终目标是一致的,要实行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党、政、工、团、学各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由此构成的“立体交叉”的管理网络才能发挥整体效应,收到切实的效果。

要切实加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专职队伍建设。有些学校在队伍建设上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所必须的基本要求,将那些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干不了或干不好的人安排到思想道德教育教师队伍中,他们在学校不受尊敬、不被重视、待遇不高。这样一来,思想道德工作的实效性就大打折扣。实践证明,与其他专业要求相比,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对知识要求更高,尤其是在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方面,教育者还要有较高的个人修养和个人人格魅力。只有这样的队伍,工作才有效,才有威信,才能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所以专职人员应该按“骨干”标准加以配备。而不可以降格以求临时凑合。学校领导要舍得把优秀人才放到这支队伍申来,做到“择优输入”。各高职院校要有长远眼光,针对专职队伍制定年度和中长期的培训计划;健全奖励制度,通过落实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与评定职称、职务提升、工资待遇、业绩津贴挂钩等措施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改善专职队伍思想不稳、数量不足的问题,促进学校道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高等职业教育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要担负起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因此,培养既具有过硬的职业技能素质又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的高素质劳动者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完成这个任务和目标,仅靠一己力量是不行的。需要校内和校外、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大学生营造出一个安全、健康、有序的求学环境,为高职院校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