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国文》考试重点%90以上必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8 20:21: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1春季《大学国文》整理

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诗经>\六义\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蒹葭》中“企慕的象征”?

“秋水伊人”是本事创造的独特的审美意象,作为一种企慕的象征。它不仅换取读者相似的爱情体验,也象征了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从中让读者感触到主人公在飘渺中执着追求的人生体验。

诗中一直没有出现伊人的具体形象,这反而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不同的伊人,诗歌经过读者的再创造,产生了更多的审美情趣,也带给读者更多的美感。

当然更进一步地说这种“伊人”可能是象征着一种难以达到的人生目标,尽管你苦苦追寻,但它却总是遥不可及,这也就表现出东周时期诗人对人生意义思考的朴素观念。

《上善若水》中的无争思想?

上善若水” 这四个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无争:

处下无争

最高尚的品德是像水一样。正是因为当别物争着往高处爬的时候,它却甘居卑下的地位,甚至宁愿留在众人憎恶的地方,藏污纳垢包容一切。水的这种“不争”的品德,正是老子体现生活准则的重要特征。老子看重“不争”之德,主要是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到处弥漫着为私利而争嚷不休的情况,所以他以水的“利万物而不争”的品格来教育人们要效法水的“不争”精神,做到“为而不争”。这种“不争”,并不是自我放弃,也不是逃离社会或者遁入山林。他的“不争”观念,乃是为了消除人类争端而提出的。老子仍然要求人们去“为”,而是所为要像水一样能够“利万物”,但是所得来的成果,却不据为己有,更不是居功自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修身·博学》

《明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所谓修身,指的就是自身道德问题。中国是个讲美德的国家,也以美德而成名。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对以往的人生道路起着重要的根蒂。自懂事起,父母就会教自己怎样去做人,怎样去帮助他人,怎样以德去服人。

齐家:如果懂得什么叫以德服已,以德服人的含义,也许就不会发生这么多的破碎家庭。所以说,自身修养,还关系着一个家庭。

治国,乃就是所谓的整治国家。做为一个公民,都有爱国为国报忠的权利和义务。要想治国,首先得要懂得治国的大意。治国,就是要把一个衰落的国家整治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大国。

平定天下,就是安定整个世界。全世界有无数个国家,也有无数个民族。在旧时,世界各国都是厮打成一片,最后残害的只是无辜的百姓和孩童。新中国的成立,不但使国家变的强大,且也建交了友好关系。不会再以暴力去解决世事。建立友好关系,不但可以使对国交互事物,且在人与人之间也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平定天下,人人渴望和平,渴望停止一切的斗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逻辑性的,后者都是要以修身做前提,只有好开头,才会有好的结尾。缺少前面的,后面的都不完美。所以说,个人修身,关系着一个家庭,关系着一个国家,关系着全世界的和平与斗争。自我修身,才是人们的主人,才是世界的领导人。

<饮酒>此诗意境从忘世到忘我,再到忘言,层层递进.为什么心远是总纲?

全诗以“心远”二字总领全文,分三层揭示“心远”的内涵。三层意蕴层层推进,从“忘世”到“忘我”,再到“忘言”,这是陶渊明适意自然人生哲学的深刻揭示,也是其田园诗歌恬静率真风格的充分体现。

前四句写了身处“人境”但精神超脱的忘世心态。中四句写了静观周围而沉浸自然之中的忘我心态。最后两句深入的写了“心”在体验自然的兴致之后领悟到难于言表的人生真谛。 (或用以下的代替)

第一层“忘世”。开篇四句描绘超脱世俗功名后,精神世界的虚静心态,颇有深致的“大隐隐于市”的忘世情怀。全诗的宗旨是归复自然,而这首先就要否定世俗价值观,前四句很自然地实现了这个目的。这四句平易得如同口语,其实结构非常严密。第一句平平道出,第二句转折启下,第三句承上发问,第四句回答作结。高明之处在于“天然去雕饰”,这么缜密的结构竟然毫无斧斫痕迹,注意力不知不觉被作者引到第四句“心远地自偏”上去了。 第二层“忘我”。中间四句写诗人悠然间完全沉浸到自然韵致的“物性即我”的忘我心态。此时的诗人已然微醺、飘飘然,甚至有点放浪形骸。他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不经意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交遇。“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就在那一刻,人与山仿佛在引项共鸣,合奏出一篇轻盈而温暖的乐章。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辞》)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地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这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表现自然的律动。因为无所系而无所求,所以平静、充实。人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在整个自然运动中完成其个体生命的升华,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第三层“忘言”。最后两句写在物我浑化中体验到了难以言传的生命真谛,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刚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实际上是在说这种真谛乃是生命的最自然、最真切也是最和谐的感受,表达理性的逻辑语言不足以体现它的微妙。后世禅家的味道,在这里已经显露端倪了。

<春江花月夜>:①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

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②“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③“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汉江临泛》 作者: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杜甫 《秋兴八首》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去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长恨歌>前三部分写实,最后一部分写虚,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唐皇与贵妃的爱情对你有何影响?

全诗虚实结合,具有传奇色彩和浪漫气息。

前三层以实写为主,通过玄宗的回忆和感受过渡到虚写;后一层以虚写为主(寻找仙山上的太真),而情感、人物、物件又是真实的。这就极细腻的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使故事更生动,更具有艺术魅力。

这篇长达八百四十字咏史诗之所以脍炙人口,历久弥新,是因为诗人以深情之笔,对故事作了生动的描写,而且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出了死而复生、恩爱不绝的爱情奇迹,提出“天上人间会相见”的预约,使这个爱情悲剧极富真实感与普遍性。故能寄相思于人间天上,托遗恨于地久天长。

作者采用了避实就轻,虚实结合的的写作手法,淡化历史,美化爱情。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颜参差是。闻到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这是虚写,目的是在创造一个神秘的仙界,让俩人的爱情可以延续,也更能突出两人的忠贞爱情,不管是生还是死,都一样的执着,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爱情,是古今久谈不衰的永恒话题。古人受到种种封建礼教的约束,但越是压抑的东西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