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国际金融十大新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6:49: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2年度国际金融十大新闻

1、欧洲稳定机制生效 欧元区金融“防火墙”加固

2、美国“财政悬崖”逼近 全球经济恐遭拖累

3、发达经济体相继量化宽松 全球货币政策刺激加码

4、日本债务创出历史新高 政治角力引发财政危局

5、中国金融“十二五”规划出炉市场化改革提速

6、香港金管局多次入市干预 金融风险引发关注

7、摩根大通现巨额亏损 引发全球金融监管反思

8、Libor爆出操纵丑闻 金融市场定价基准受质疑

9、“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谈判启动亚洲自贸区合作加快

10、新加坡、伦敦争做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人民币国际化再上新台阶

具体事件及评论

1、欧洲稳定机制生效欧元区金融“防火墙”加固

2012年10月8日,欧元区财长会议宣布,总额为5000亿欧元的欧元区永久性救助基金——欧洲稳定机制(ESM)正式生效。这一机制同先前(9月6日)欧洲央行通过的“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以及其后(12月14日)由欧盟峰会27国领导人签署的欧盟银行业统一监管协议一道,构成推进区内财政和货币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点评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李扬

点评:作为欧元区应对债务危机的永久性救助机制,ESM旨在向融资困难、需要帮助的欧元区国家和银行提供资金支持。救助基金将用于向债务缠身的欧元区主权国家提供救助贷款。作为申请贷款的条件,这些国家也要履行实施财政紧缩和结构性改革的承诺,以帮助失去投资者信任的国家经济重回正轨。按照欧盟要求,ESM的认缴资本总额将达到7000亿欧元,其中800亿欧元为实缴资本,由欧元区成员国从2013年起分五次等额分期缴付;剩余6200亿欧元为通知即缴资本。

ESM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该机制原计划于2012年7月正式启动,但因德国提出异议而迟迟未能生效。由于ESM需经占出资份额90%以上的国家批准才能生效,而德国作为欧元区核心国,是最大的资金来源国,其出资比例达到27.15%,因此德国的态度成为ESM能否按时生效的关键因素。2012年9月12日,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最终做出ESM不违宪的裁决,为ESM启动扫清了最后障碍。ESM生效后,可为隔绝政府与银行债务竖起牢固的“防火墙”,欧元区应对债务危机的能力将大大增强。同时,欧洲救助机制的路线图也逐渐明朗化,即以ESM为阀门,推行欧元区财政纪律,进而实现财政一体化和货币一体化的同步。

第一,ESM是推行欧元区财政纪律的必要条件。已申请“三驾马车”贷款和未来准备申请ESM资金援助的国家政府必须提交严格的财政改革和经济调整计划,“三驾马车”有权根据申请国财政赤字削减情况决定是否发放救援资金。 第二,欧洲央行所推行的OMT是ESM在货币政策领域的配套手段。作为危机以来欧洲央行首次推出的、以降低主权债券收益率为目的的工具,OMT有助于修补欧元区的货币传导机制,支持危机国家以合理成本实施经济调整。但OMT实施的前提条件是:所购买的主权债券必须是实施财政改革的国家;IMF将参与设定针对具体国别的OMT购债条件并

1

监控计划的实施。只有成员国完全满足条件,欧洲央行才会启动OMT计划。

第三,欧洲“银行业联盟”是防止政府债务向银行转化的根本途径。在欧元区所有银行纳入统一监管、设立银行破产清算基金和存款保险机制的情况下,ESM将可直接向困难银行注资,从而打破政府与银行之间的恶性循环。

ESM将成为防止债务危机蔓延、增强投资者对欧元区信心的重要工具。这一机制同OMT以及欧盟银行业统一监管协议一道,构成推进区内财政和货币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根据《迈向真正的经济与货币联盟》所刻画的路线图,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将分三步走。近期的重点是实施已经或将要达成一致的治理方面的改革,为在今年底之前建立银行业单一监管机制而努力,以期最终建立欧洲“银行业联盟”。中期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在预算和经济政策领域的集体行动,并与加强欧盟层面的财政能力相配套。远期目标是设立独立运行的欧元区预算,发行欧元债券。

评之评欧洲稳定机制(ESM)、直接货币交易机制(OMT)和欧盟银行业统一监管协议,确实是欧元区推进区内财政和货币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但是,区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过大,南欧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债务降低困难,加强财经纪律、统一财政监管遥遥无期,决定了欧债危机只是暂时缓解,未来形势仍不乐观。尤其是希腊等待有利时机进行破产重组,是其不可避免的归宿。

2、美国“财政悬崖”逼近全球经济恐遭拖累

财政悬崖,增税与减支这两项政策叠加在一起,使政府财政状况面临崩溃,与美国财政赤字紧密相连的就是债务问题。其威力将达到8000亿美元的规模,财政悬崖的出现必将导致美国的经济活动陷入极度萎缩。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2012年12月31日达成解决“财政悬崖”的妥协议案,该议案2013年1月1日在国会参众两院投票获得通过。主要内容包括从2013年开始,美国将调高年收入45万美元以上富裕家庭的个税税率,失业救济金政策在2013年延长一年,把将在2013年年初启动的约1100亿美元政府开支削减计划延后两月再执行等。

2013年1月1日,美国多项减税和刺激政策将到期,同时触发 “自动支出削减机制”,带来财政赤字断崖式下降。财政悬崖将使美国2013年财政赤字减少502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3.9%;2014年财政赤字减少6820亿美元。 点评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陈雨露

点评:日益迫近的“财政悬崖”,像是悬在美国上空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税收增加、开支缩减以及启动自动触发机制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叠加,使奥巴马政府再次面临减赤与保增长之间的两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国之所以陷入“财政悬崖”的困境,是由于其近年来持续推进减税政策和经济刺激计划,导致财政赤字剧增,不断突破联邦政府债务上限。

美国两党各持己见,相持不下,达成共识需要经历艰难的谈判过程和适度妥协。两党在财政预算问题上的主要分歧在于是否上调富裕阶层税率和减少医疗保险等政府福利开支。一方面,奥巴马政府愿意继续延长大部分民众的个人所得税低税率的时限,但不同意小部分富裕阶层的低税率也延长期限;而另一方面,共和党则反对提高富裕阶层税率,同时要求减少政府福利支出。

但是,美国真正跌落完全版“财政悬崖”的可能性不大。在沉重的政治、经济和民意压力下,预计两党可能采用一系列小规模、单独的针对性支出削减和增税计划,来替代原定于2013年1月开始的大规模削减开支计划。通过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待2013年再展开更加详细和全面的税收及政府开支改革谈判,以推出中期的财政整顿计划,寻求解决出路。

“财政悬崖”本质上暴露了美国经济结构的深层次问题,一波三折的谈判及暂时的妥协方案,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释冲击的幅度,但无法完全规避其给美国经济复苏进程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是两党僵持不下产生的不确定性预期将动摇投资者信心,不利于稳定投资。这对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无疑是“雪上加霜”。二是若针对中产阶级的减税政策不能很快延期,消费者信心受损,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消费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动力。三是如果评级机构再次调降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由此引发的套利和投机行为将严重冲击金融市场的稳定。总体而言,巨额财政赤字、庞大的政府债务无疑将是长期困挠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难题。美国的财政减赤道路注定将崎岖而漫长。

2

评之评所谓“财政悬崖”是指2013年初小布什政府推行的中长期减税政策到期,同时国会削减支出计划自动启动,市场预计财政支出将因此缩减6000多亿美元。这个问题的实质在于债务增长与经济增长的两难选择问题。欧盟严格控制政府赤字和债务,导致经济衰退。美国债务问题同样严重,不可持续。不过由于美元的独立性和国际货币地位,有较大的操作空间。但是,经济虚拟化,高失业率,社会收入两极分化,经济复苏乏力,这是根本问题,也是长期困扰。两党之争代表了不同的集团利益矛盾,也是经济问题严重化的根源。两党最终肯定会达成妥协方案,延缓危机的到来。但是,内部基本无解,还看对外转嫁能力。

3、发达经济体相继量化宽松全球货币政策刺激加码

2012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持续加码,美联储在9月和12月分别推出了第三轮、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9月欧洲央行启动了直接货币交易计划,日本央行在2月、4月、9月、10月和12月五次扩大资产购买,英国央行在2月和7月两次扩大资产购买。 点评人:中国银行副行长 王永利

点评:2012年,欧债危机的演化主导了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的波动,特别是欧洲经济陷入二次衰退后,全球经济复苏显著放缓。在债务危机的影响下,发达经济体无法大规模地运用财政政策,持续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成为刺激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

主要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总体目标都是希望通过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来稳定市场信心,压低长期利率,支持资产价格,从而促进私人部门消费和投资,推动经济复苏。具体而言,不同经济体的量化宽松政策也存在一些差异。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QE3)主要是针对就业市场推出的刺激政策,第四轮量化宽松(QE4)主要是基于即将到期的扭转操作考虑,并为两党解决“财政悬崖”问题提供融资条件;欧洲央行的直接货币交易计划体现其政策由提升欧元区整体流动性转变为点对点的直接救助;日本央行希望通过资产购买将滞留在金融体系中的流动性注入到实体经济中;英国央行希望刺激消费信贷和抵押信贷增长。

发达经济体央行在努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困境和风险,美联储面临政策刺激作用降低和通胀预期上升、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无法解决的困境;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不能解决欧债危机的核心问题,同时为了保证OMT的顺利实施,欧洲央行调低了抵押品资质并放弃了优先债权人地位,此举可能恶化央行资产负债表;日本央行大量购买资产,可能恶化日本的债务危机;英国央行则面临英国政府没有更多资产供其购买和广义货币M4增长缓慢的困境。 纵观2012年,主要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持续加码,对改善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平稳金融市场运行、减缓经济衰退和促进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我们更应该高度关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带来的货币总量失控、动摇货币信用,以及资产价格泡沫、资本流动加剧、币值波动等风险,更加注重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提高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妥善地管理财政危机,更加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评之评欧美日货币政策量化宽松均为各方无奈的选择,发挥了稳定市场和经济的积极作用。这个毫无疑问。需要关注的是,量化宽松的目的、内容和影响不尽相同。美国QE3、QE4目的在于刺激房地产市场和就业,如何运作?目前银行机构存贷款差额高达2万亿美元,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也没有扩张,那么这个QE3、QE4是否名不符实?是否是个大忽悠?当然,不能否认资产结构调整及其作用,其未来运作也有待进一步观察。欧洲央行OMT旨在缓解债务危机,条件严格。日本央行加大资产购买意在降低汇率,扩大出口,但是不能自主,还看美国政策要求。总之,无论如何,货币宽松政策震天响,金融市场大动荡不可避免。

4、日本债务创出历史新高政治角力引发财政危局

2012年9月28日,日本财务省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政府债务总额创出历史新高,达983.295万亿日元(约合12.4万亿美元)。但是,由于政治角力,9月8日闭幕的日本国会未能通过《特例公债法案》,导致政府预算财源不足,引发外界对日本财政危机的担忧。

点评人: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 黄志强

点评:此次国债发行迟迟未获国会通过,日本出现了短暂的财政危机,一方面反映了日本国内政党之间的对立局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