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10:11: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结 题 报 告

禄丰县妥安乡安乐希望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农村小学的习作教学,由于受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制约,学生的生活存在局限性,与外界接触面小,导致信息量少。在习作教学中,学生总感到能写的东西太少,写作内容单调,缺乏新鲜活力。习作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局面难以破解。每当提起写作文,学生就眉头紧皱,不知从何下笔。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资源结构单一,教材常被视为课程教学的唯一资源。尤其是作文教学,教师利用最多的是教材中的命题作文,学生有无亲身生活体验并不重视,学生有无真情实感也不关注,关注的只是师生是否完成了这一教学任务,而把大量的生活资源排除在自己的教学视野之外。因此,这样的作文教学内容狭窄,形式单一,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写作水平的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提出的要求是:“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因此,我们的习作教学要走进生活,寻找习作的源泉,充分利用农村广阔的生活场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基于这一点,小学作文教学应该生活化,生活与作文可以构成一个“生

活—作文—生活”的循环。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接触生活,留心观察和用心体验周围的世界和现实生活,并及时做好记录,为写作而积累。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让学生大写真、抒真情。生活中处处有作文,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作文写作文,符合现代教育观,符合学生习作的心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为农村小学的教师,我们可根据学校条件和周边环境,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习作校本资源,充分利用好身边的生活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积累更多的习作素材,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快乐写作,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写作,不再把写作当作是“痛苦”,而是一种心灵的享受。

二、课题的界定

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生活化的研究,指的是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充分利用农村广阔的生活场景,丰富、充实学生的习作资源,让习作教学的的内容从课本、学校向社会、自然延伸,写自然界中的景,写生活中的人和事,反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让生活走进习作教学的课堂,让作文教学充满时代生活的气息。让作文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有机结合点,探究如何让生活的场景成为习作的源泉,为习作教学注入时代的“活水”。同时,通过搜集、整理,开发出有效的系列习作资源,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为教师的习作教学提供借鉴和可供利用的资源。研究中,总结作文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操作性经验,为作文教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经验。

三、研究现状分析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应深深植根于生活,描写生活,感受生活。新课标实施以来,已经有许多的教育专家和语文老师十分重视习作教学课题的研究,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地域风情,不同学生的习作素养,不同的研究方向,不同的思考角度,发现、收获也就大不相同。这样,我们的课题研究只要立足于学校周围的生活场景,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世界,研究就是可行的,有价值的。

四、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一)研究的意义

1、培养农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留心观察生活中发生的新鲜事,学会从身边的人和事中汲取写作的素材。

2、利用好广阔的农村生活场景、各种媒体及各种信息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感受生活的美丽、精彩,感受作文可写的东西很多。

3、培养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进一步拓宽学生写作生活面,增强生活体验,激活学生作文思路,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乐于表达的习惯,具有敏锐的捕捉身边写作素材的能力。利用丰富多

彩的习作资源,给学生作文以生活的灵性,使学生作文能力不断提高。

4、开发出有利于作文教学的有效资源,形成有序的资源系列,

为教师开展作文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供可供借鉴和利用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