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16:35: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宋词四时意象的文化悲感意识
作者:姚亚妮
来源:《参花(下)》2018年第09期
摘要:宋代文人士大夫对季节的敏感性与人生困顿的感悟交织成文化悲感意识,通过春、秋意象表现出来。春的明媚及易逝,秋的萧瑟和悲凉都与人生困顿交互感发,体现出对生命的认知。
关键词:宋词 四时意象 文化悲感意识
《文心雕龙》言:“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向,莫非自然。”宋词四时意象的文化悲感意识,正是宋代文人士大夫受四时时序交替感发而抒写的在“兼善天下”的道路上对自身生命困顿的认知。宋代文人士大夫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践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同时,宋代文人士大夫对政局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宋代士大夫文人一边高歌“九死南荒吾不恨”,执著于践行儒家士大夫社会理想,一边吟诵“满抱离愁推不去”,感慨生命困顿。本文正是基于此,对四时意象中的文化悲感意识进行分析。 一、四时意象文化悲感意识表现
宋词四时意象的文化悲感意识主要通过春、秋意象表现出来,时序的交替所生发的人生困顿感受在春、秋季节表现更加明显。据笔者统计,宋词四时意象,春意象有7605处,表现悲感意识的有4917处,秋意象有3153处,表现悲感意识的有2197处。 (一)春——孕育希望的季节与生命的困顿交错感发
《管子·形势解》云:“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春季是一个生命力旺盛的季节,这种春的明媚与人生困顿的相互映衬以及繁华春景的易逝都成为词人吟诵的对象,成为词人产生悲感意识的缘由,宋词春意象悲感意识表现主要有两种类型。 1.春光易逝引起的韶光虚掷的感慨
春天是生发的季节,春光又是最容易流逝的,这种同理的感发,最易引发好景不常在的感叹。如毛并的《贺新郎》:
“风雨连朝夕。最惊心、春光蜿晚,又过寒食。落尽一番新桃李,芳草南园似积。但燕子、归来幽寂。况是单栖饶惆怅,尽无聊、有梦寒犹力。春意远,恨虚掷。东君自是人间客。暂时来、匆匆却去,为谁留得。走马插花当年事,池畹空余旧迹。奈老去、流光堪惜。杳隔天涯人千里,念无凭、寄此长相忆。回首处,暮云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词人惊心于风雨连绵,春光远去,感叹自己在外漂泊,思念佳人,无心踏青,空待韶光远去。
2.春光明媚所引发的生命感伤的情怀
这一类的情绪是通过对比而表现出来的,春景明媚,充满希望,而词人却困顿于人生旅途,郁郁不得志,这种鲜明的对比,让词人生出生命悲感的情绪。如柳永的《笛家弄》: “花發西园,草薰南陌,韶光明媚,乍晴轻暖清明后。水嬉舟动,禊饮筵开,银塘似染,金堤如绣。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遣离人、对嘉景,触目伤怀,尽成感旧。别久。帝城当日,兰堂夜烛,百万呼卢,画阁春风,十千沽酒。未省、宴处能忘管弦,醉里不寻花柳。岂知秦楼,玉箫声断,前事难重偶。空遗恨,望仙乡,一饷消凝,泪沾襟袖。” 春景明媚,是处游人如织,词人面对佳景,触目伤怀,感伤自己人生失意,空留遗憾,无法安心享受春景带来的明媚和希望。
(二)秋——万物凋零的季节与生命困顿的互动感发
钱钟书说:“凡与秋可相系着之物态人事,莫非‘蹙’而成悲,纷至沓来,汇合‘一涂’。写秋而悲即同气一体。举远行、送归、失职、羁旅者,以人当秋则感其事更深,亦人当其事,而悲秋愈甚。”[1] 秋的萧瑟凋零极易引起词人悲感的情绪。 1.悲秋情绪与家园难归
词人在词中对于家园难归的吟诵,是基于人生漂泊羁旅的现实,是执著理想和人生困顿的矛盾焦虑中一种对于身心归宿的吟诵,是心灵深处渴望安定的一种反映。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返乡,唯通过返乡,家乡才作为达乎本源的切近国度而得到准备。”[2] 宋词中也不乏对家园的抒写。如吕胜己的《点绛唇》:
“桂子飘香,江南秋老霜风作。自怜漂泊。几度伤离索。孤馆迢迢,满引村醪酌。情无著。好音难托。又失黄花约。”
中秋时节,万家团圆,可怜自己独自在外漂泊,生出无限人生不自由的感慨。
家园难归与悲秋情绪联系起来,是宋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词人对于秋天的描写,加入了自我的主观感受,看景亦悲。 2.悲秋与人生失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自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一出,秋就与人生际遇联系在一起,秋的萧瑟衰落与人生的困顿失意互相感发,成为宋词中表现文化悲感意识的常见主题。如毛滂的《相见欢》:
“十年湖海扁舟。几多愁。白发青灯今夜、不宜秋。中庭树。空阶雨。思悠悠。寂寞一生心事、五更头。”
长时间漂泊在外,更碰上深秋雨夜,所有的人生失意,羁旅漂泊的苦楚一齐涌来,更添困顿之感。
悲秋向来与人生失意是相联系的,宋词中关于悲感意识的描写,是通过悲秋情绪来表达的。
二、四时意象文化悲感意识探源 (一)“仕以行道”的认知与现实穷愁困顿
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大多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据张希清先生的统计与推算:“两宋通过科举共取士115427人,平均每年361人……这些都大大超过了唐及元、明、清的取士人数。”[3]这些登科人员不仅活跃于宋代政坛,更活跃于宋代文坛,他们受儒家思乡情结的激励而积极入仕,又对仕途坎坷有着清醒的认知,这种矛盾交织体现在词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审美追求,“是一种处于困境而又力图奋发的理智要求,它往往与对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和不满连在一起。”[4]这正是四时意象中文化悲感意识的来源之一。 (二)“以天下为己任”的追求与实现道路的坎坷
宋代士大夫文人相比之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具有社会责任感,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都道出了宋代士大夫文人集体具备的情怀,他们践行着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原则,努力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奔波于理想的道路上,难免远离故土,遂有许多羁旅行役、相思思乡以及人生失意的词作出现。 (三)开创盛世的抱负与积贫积弱的现实矛盾
宋王朝建立之后实行文官治国制度,一方面避免了兵变对统治者的威胁,一方面削弱了朝臣军事实力, 宋王朝始终受到北方强大游牧民族的威胁,文人士大夫有建功立业的抱负,但也清醒认识到国力的衰弱,词中排解不掉,无处言说的“闲愁”正是这种矛盾心情的表现。 三、四时意象文化悲感意识的消解
(一)追寻生命自由——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