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综合复习题(含答案)精品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5:22: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育学综合复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不能、也不应包揽儿童的发展,但也不应当否定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 C )作用。

A、决定 B、主导 C、引领 D、激励 E、选择

2.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这就是所谓的( B )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实质教育论 D、形式教育论 3.我国现行学制主要属于( C )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 D、综合型学制 4.( C )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A、课程方案 B、教学计划 C、课程标准 D、教学大纲 E、教科书 5.问题/探究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为(D)、深入探究、作出结论。 A、发现问题 B、提出问题 C、解决问题 D、明确问题 E、分析问题 6.( A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其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A、讨论法 B、问答法 C、谈话法 D、探究法 E、研究法 7.( B )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个别教学制B、班级上课制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制 E、特朗普制 8.( B )是指测验能够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9.中小学德育的一般方法有说服、榜样、锻炼、修养、陶冶、奖惩和制度等,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D )

A、榜样 B、锻炼 C、修养 D、说服 E、奖惩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 )作为中小学生必备的四大基本技能之一。

A、信息分析能力 B、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C、信息利用能力 D、信息管理能力 E、信息传播交流能力 11.( C )是指学生个人乐意把它的目标、标准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动机、调节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群体。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参照群体 D、班集体 12.我国目前中小学实施的领导体制是( E )

A、校务委员会制 B、校委会分工负责制 C、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当地党委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E、校长负责制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调查是了解教育情况、研究教育问题的基本方法。它对于制定教育规划、检查教育质量、总结教育经验,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调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经常采用的有如下几种( ABCD )

A、 观察 B、谈话(口头访问) C、查阅资料 D、问卷 E、统计 2.教育实验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验法一般分为如下三种( ABC )

A、单组实验法 B、等组实验法 C、循环实验法 D、对比实验法 3.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因素是( ACD )

A、教育者 B、管理者 C、受教育者 D、教育中介系统 E、教育手段 4.在人的发展中,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它们是(BCDE ) A、社会实践 B、环境 C、教育 D、遗传 E、个体能动性

5.教育的(ABCDE )都是受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所制约的。因此,在阶级社会里,“超阶级”或“超政治”的教育根本是不存在的。

A、性质B、宗旨和目的C、领导权 D、受教育权E内容、结构、管理体制 6.教育目的对学校教育的实施有( BCD )作用 A、激励 B、评价 C、定向 D、调控 E、规定

7.一般来说,国家教育目的的完整的目标体系结构,由()四个层次构成。 A、教育总目的B、教育方针C、学校的培养目标D、课程目标 E教学目标 8.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国现行学制还要进行下述改革( ABCDE )

A、适度发展学前教育 B、全面普及义务教育 C、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D、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E、朝着终身教育的方向发展 9.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ABCDE )

A、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能力

C、培养创造才能 D、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和态度E、审美教育 10.《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其中提到的教育原则有( ABCD )

A、教学相长 B、藏息相辅 C、长善救失 D、预时孙摩E、因材施教 1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 CDE ) A、实践性 B、直接性 C、间接性 D、引导性 E、简捷性

12.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可以按师生双边活动中以谁的活动为主划分,其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的方法有( CDE )

A、谈话法 B、演示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E、研究法 13.学校美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ABD)

A、理想教育 B、形式教育 C、生活教育D、艺术教育 E、精神教育 14.体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ABDE )

A、教师 B、学生 C、教材 D、场地 E、器材 1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ABCDE )

A、综合性 B、实践性 C、开放性 D、生成性 E、自主性 16.《教师法》规定,教师所享有的特殊权利主要有( ABCDE ) A、独立工作权 B、参与管理权 C、自我发展权 D、享受合理待遇和报酬权 E、带薪休假权 三、填空题

1.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

2.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就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3.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社会发展、心理发展和身体发展。

4.“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就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 ”。 6.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7.课程的基本因素是社会、知识、学生三要素。

8.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

9.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常有一连串的情节,每个情节都涉及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

10.传授/接受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为: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11.讲授法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注意启发引导。 12.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在掌握有关美的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3.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4.综合实践活动采用的是国家设置、地方和学校开发实施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15.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示范性、创造性、专业性和长期性等特点。 16.学校管理过程基本上由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四个基本环节构成。 四、简答题

1.人的发展有哪些规律和特点?教育怎样适应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答:(1)人的发展具有未完成性和能动性两大特点。说明人的需教育性和可教育性,我们要坚信教育的力量;也说明教育的作用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引导学生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教育。

(2)从形式上看,人的发展的规律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整体性。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做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

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

2.如何才能调动师生两个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