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导学案(教师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21:57: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教师版)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主备人: 使用人:

课题:课外古诗词阅读(两课时)

学习目标:1、学习与能力:认识作者,能理解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过程和方法: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趣。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

创作背景

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725年(开元十三年的时候)以前。这首诗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写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诗人是乘船从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之中,月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

《峨眉山月歌》 《江南逢李龟年 》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唐代诗人,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国为民,人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安史之乱,是唐代于755年12月至763年2月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三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很多后世史家均认为安史之乱不但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而且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李益(748—

《娥眉山月歌》的作者是 唐 (朝代) 写的。诗中所描绘的是 秋 季节的景色,从 半轮秋 可以看出。 1、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一读:边读边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新词。并表示过去的:寻常、几度;表示现在的:落花时节 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1、认读词语: 2、结合文章背景,过去相见和现在相见的感触是一样é méi shān píng qiāng sān xiá qīng xī 的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 ( 峨眉山 ) ( 平羌 ) ( 三峡 ) ( 清溪 ) 不一样。国家的盛衰、个人命运的变迁 2、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3、这种辛酸与伤感浓缩于诗中的哪个词语之中?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落花时节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4、分析后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二读: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的妙处。 用了反衬和双关。“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1、诗中用了哪些地名? 有何作用? 时世和沉沦身世的强烈反衬。“落花时节”,是双关,“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全诗用了五个地既是写景,又暗寓社会、朋友和自身的境况如同落花流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既有“仗水,令人忧伤。 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有哪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繁华的怀念和国破家亡之后的 山中月、江水流。表达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无尽忧伤。 的感情。

岑参(公元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夜上受降城闻笛》

715-770年),唐江陵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孙。天宝三年进士。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后出任嘉州刺史。大历五年卒於成都。工诗,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者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有《岑嘉州诗》七卷。

岑参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下列诗句运用的艺术技巧与画线句子不同的一项是(B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大漠孤烟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其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诗集》二卷。 写作背景 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 这首诗就是由此而来。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直,长河落日圆 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1、这首诗写了 重阳 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 九日、登高 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 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或者答“似雪”大漠“如霜”月色图。或者回答大漠月夜图。) 3.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渴望建功立业和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C.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 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一句所表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