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二中、晋城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忻州一中五校】2017届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0:39: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山西省长治二中、晋城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忻州一中五校2017

届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24.中国古代著名农书《齐民要术》、《氾胜之书》都把农业生产看成稼、天、地、人诸因素的有机结合。材料反映出中国古化农业生产( )

A.在理论上能不断与时俱进 B.形成精神细作的基本特点 C.触人了普通联系的哲学观 D.对自然环境提出较高要求

25.汉初改变了秦朝“赣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的做法,“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任民经营盐铁,形成官府与私人均可经营的局面。汉初政策的变化( )

A.是立足改善中央与地方关系 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是致力于增加政府财政收人 D.属于社会财富再分配

26.中国古代医术,亦程“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挤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 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 B.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27.黄宗羲在《明臾待访录·原君》篇中说:“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的观点与荀子、韩非子、霍布斯和亚当·斯密的观点十分类似。他们思想产生的共同背景是( ) A.经济结构大幅度调整 B.人口出现非农化转移 C.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D.经济重心发生转移

28.下图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和比重情况(%)。该图可以用来说明中国( )

A.自然经济得到巩

B.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 C.国内市场逐渐

活跃 D.仍然是世界原料的主要产地

29.郁达夫说:“无论是政界大员王揖唐、封建军阀陈炯明,还是高等小学的小学生,无不大谈‘主义’,甚至久别重逢的母子闲来话的家常里也含有‘主义’的内容。”这种现象表明( ) A.马克思主义传播已有语境基础 B.社会各阶层民众认同三民主义 C.中国社会已深人理解西方文化 D.儒家的主流思想地位仍然存在

30.1935年6月,蒋介石指示兵工署长俞大维:“凡各兵工厂尚未装成之机器,应暂停止,尽量设法改造于川黔两省,并须秘密陆续运输,不露形迹。”这从侧面反映出( ) A.政府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 B.中国工业布局发生巨大变化 C.中国民族危机日渐严重 D.蒋介石加强控制西南地区

31.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称: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预计将超过流人国内的投资。这反映出中国( )

- 1 - / 4

A.市场经济有较强的排他性 B.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 C.重视进行资本的分化整合 D.对外贸易维持了顺差局面

32.柏拉图指出:“雅典的民主制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分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据此可知,柏拉图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 ) A.丝毫没有体现平等的理念 B.导致雅典城邦国家的衰弱 C.压制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D.容易造成国家管理的无序

33.16世纪,西班牙政府规定:其殖民地只许同宗主国资易,不许与其他国家贸易,而且这个贸易只能由王室授予的少数商人来垄断,且集中于塞维利亚港。这一规定( ) A.有助于增加西班牙财政收人 B.意在限制资本原始积累 C.保障了西班牙海外殖民优势 D.是西班牙衰弱的根源

34.1787年宪法完成了美国的政治统一,促进了美国领土的开拓,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从更深层次来说,是因为该宪法( )

A.消除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因素 B.贯彻了三权分立的近代政治民主原则 C.明确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 D.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及大小州之间的关系

35.二战后,西欧各国在战争中遭受产重创伤,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有资格为其他国家恢复经济而分担成本,他们在某些贸易上存在互补,但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互补性贸易。此现象可以解释西欧( ) A.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 B.接受美国援助有必要性 C.不愿接受马歇尔计划 D.经济发展必须重新起步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尚书·周官》中提到“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在古汉语中“议”包含了商讨、谋划、评价、抉择等含义。“议”的活动包含了三个要素:第一,通过语言进行协商(“语”);第二,协商过程中有理性的思考(“谋”);第三,协商的目的指向事情自身可能具有的最为恰当的解决方式(“宜”)。在典籍中,“所议之事”主要是政治事务,如“议储”、“议兵”、“议勋”、“议罪”等等,都可以归之为“议政”,即政治协商的范畴。在制度设计上,在上述所论及的先秦“三朝”制度中,“治朝”就是君臣之间每日的例行朝会,凡有官爵者皆可参加,讨论具体的政治事务。秦汉以后,随着皇权专制体制的确立,“朝议”制度就逐渐成为国家决策的关键形式。具体而言,“朝议”又有“廷议”和“集议”之别;皇帝在殿堂听政,百官按例朝见,有事皇帝口传谕旨,有争议的当朝议论,谓之“廷议”;有些事皇帝不在朝会中提出,而“下其议”于一定范围的官员,如九卿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等,然后再将意见上奏,谓之“集议”。

——摘编自卢兴、吴倩《中国古代政治协商传统的思想内涵与基本特征》

材料二

在“一届政协”的政治架构下,一方面正如亨廷顿所说的,“一个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大国秩序的重构,推进了国家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政治体系的良性运转;另一方面则基于其政治系统的巨大包容性而实现了中国革命力量的大联合、大团结,并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使得建国初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究其原委,“一届政协”是发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它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现代国家政治建设中凸显中国气派、民族神韵,具有极强的容纳性与适应力。

- 2 - / 4

——摘编自覃敏健《试论“一届政协”的历史方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政治协商”的主要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缘由。(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和新中国关于“政治协商”的不同及二者产生的相同政治影响。(10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人是观念的囚徒……真正的革命发生在人们的头脑中,这就是观念的革命。观念革命是对既定价值的一次全面再评判,它把人的精神从旧思想的樊篱中解放出来,引入一个崭新的世界。如果只有技术革命而无观念革命,那么人类的苦难几乎就会自动地增加。历史上,观念革命总是无法跟上技术革命的步伐。如果固守传统观念不变,限制、削减技术的发展,就等于在做削足适履的蠢事,只会令人类大吃苦头。

——摘编自《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等

结合材料及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探讨“观念革命”。(说明:要求明确提出观点,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44.【历史——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明代中后期,隆庆王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整顿科举,摒浮靡、倡实学;革新用人制度,“不拘岁供,纳粟、吏员资格……堪为一方保障者,访实具奏……得实题请超擢”;打击贪腐,“赃系入己者,追出济边;受赃枉法者,依律问遣,不得包庇”;整顿吏治,实行“见贤即进,不肖者即退”的原则;推行严格的官吏管理和考核制度。此外,严禁革(严禁官府勒索、鱼肉商民),裁冗费;减商税,推行恤商、惠商政策;突破朝贡贸易局限,开放海禁,“准贩东西二洋”,推动私人海外贸易合法化;整顿边防……推行“俺答封贡”,改善蒙汉关系,初步解决了持续百余年的北部边患问题。这一系列的改革被后世史学家们称为“隆庆革新”。

——摘编自《明隆庆革新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代“隆庆革新”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隆庆革断”。(7分) 45.【历史——选考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41~1945年,美国对苏联进行援助的数量惊人……这些物资总价值约为102亿美元。加上各种劳务费,如美国船只的运费,为苏联修理船舰的费用,以及为苏联培训飞行员和海员以驾驶飞机和船舰等需要的费用,这些费用约为7亿美元。因此,美国对苏联的租借援助的总价值达到了109亿美元。……根据美国历史学家德怀特·杜蒙德估计,美国全部援助截止1945年底达到490.96125亿美元,其中对英联邦援助约307.53亿美元、苏联约111.41亿美元、法国23.77亿美元、中国13.35亿美元。

——摘编自丛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苏联援助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对苏联援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苏援助政策的作用。(9分) 46.【历史——选考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 3 - / 4

张学良,字汉御,号毅庵,辽宁人,国民革令军将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他曾回忆说,自己和蒋介石吵得最厉害的一个问题,就是“安内攘外”的问题。要说西安事变有什么秘密的话,最大的秘密就是这几个字。他是先安内后攘外,我是先攘外后安内。我认为共产党是中国人,他认为在中国能够夺取他政权的人,只有共产党。那我就不同了,夺取政权也好,不夺取政权也罢,中国共产党都是中国人。开始时我对国民政府有好感。我到南京后,大失所望。国民政府内部只有四个字:争权夺利。他们都不是为了国家。蒋介石的中心思想就是他自己,唯我利益独尊。共产党与国民党正好相反,共产党有目的,他相信共产主义,所以他能成功。甚至于每一个兵,完全是一个思想——共产主义;他们经历了万里长征,剩下的这些人,可以说都是特华。国民党军队根本没有什么国家的思想。

——摘编自王海晨《张学良曾谈“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学良与蒋介石在内外政策上的不同。(6分) (2)根据材料,简析在张学良眼中“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9分)

- 4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