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23 带刺的朋友》 公开课教学设计_4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6:22: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统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3课

带刺的朋友(第一课时)

一、文本解读

本文讲述了一只机灵可爱的小刺猬偷枣的故事,其间穿插着作者的所思所想,情趣盎然。课文以“带刺的朋友”为题,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又点出了作者与写作对象的关系。整篇文章都洋溢着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本文语言很生动,是学生学习积累的好素材。一是“爬来爬去”“打了一个滚儿”等动词,将刺猬聪明伶俐的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有很强的画面感;二是“朦胧”“斑斑驳驳”等环境描写,渲染了秋夜的气氛;三是作者对刺猬的称呼,由“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到“小东西”,喜爱之情逐步加深;四是“哗哗”“噼里啪啦”“噗”等拟声词的运用,让课文有声有色。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积累优美生动的语言。在前两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积累方法。但学生自己只能初步读懂文字表面所讲述的故事,却不善于提炼总结,难以将文本与自己的生活体验建立联系,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情感。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重在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语言的生动。统编教材提倡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这节课,教师可通过阅读故事,圈画关键词语,绘制刺猬偷枣线路图的方法来提炼要点,积累语言,并为学生复述故事提供扶手。 三、设计理念

语文学科素养涵盖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维度的素养发展。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提到“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那么,如何设计高效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孩子一课一得,习得能力,从而提升孩子们的语文学科素养,一直是我们在探索的课题。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深度学习方式,本节课的学习就以小组化学习,探究式阅读等形式展开语文实践。从学习节选拓展到阅读原著,让学生在不断地阅读发现中言意兼得,获得言语能力的发展,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四、学习目标

1.通过图片和字理识字,认识“枣”,在对比中书写“刺”和“枣”,清楚“刺”的第三笔是横折钩,枣的第三笔是横折,借助图片、寻找近义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玛瑙、钦佩、眼馋”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圈画和整理刺猬的动作词语,补充完成刺猬的档案中的偷枣路线图,

从而梳理出刺猬偷枣的过程。借助路线图复述偷枣内容,初步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感受刺猬的机灵和可爱,体会它偷枣本事的高明。

3.迁移运用画找关键词完成路线图的阅读策略,完成作业本中的线路图,进一步感受刺猬的机灵可爱,熟练掌握复述方法和阅读方法。 五、重难点

重点:通过图片和字理识字,认识“枣”,在对比中书写“刺”和“枣”,清楚“刺”的第三笔是横折钩,枣的第三笔是横折。

难点:能运用圈划关键语句、线路图等阅读策略,梳理刺猬偷枣的过程。 六、课前准备

课件 田字格贴 词语板贴 刺猬和枣树贴图 档案预习单 七、课时 第1课时 八、教学过程

板块一:谜语导入,认识刺猬

活动导入:我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我想考考大家?接受挑战的把你们的手举起来!

1.猜谜语,引出刺猬

(1)小小售货员,肩上不挑担,背上背着针,满地到处串(打一动物) 2.看图片,书写生字“刺”

(1)出示萌萌的刺猬图,带上些趣味文字。学生静静欣赏

(2)板书“刺”,注意第三笔是横折钩,左边一笔是点,右边部分细长。 (3)学生书写“刺”。请孩子们在“带刺的朋友档案”中书写“刺”猬这个朋友的姓名。

3.出示课题,读题。

4.你们知道刺猬都喜欢吃什么吗?聚焦“枣”字。 (1)出示刺猬的档案。它喜欢吃白蚁、蚂蚁、幼虫,偶尔还喜欢吃些果子,比如说——出示图片:红枣

(2)出示“枣”字的字理变化:枣是枣树上长的一种果实,枣树上带着锋利的刺,所以刺字就形成了,但枣是没有刺的,所以枣的第三笔是横折,没有勾。板书范写“枣”字。

(3)学生书写“枣”字:请把这个字端端正正抄写到“带刺的朋友档案”我喜爱的食物一栏中。

5.出示句子: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1)指名读,抓关键词进行朗读指导。

(2)出示玛瑙图片,理解玛瑙。王字旁,跟玉器有关。把枣比作玛瑙。 (3)这样红艳艳的红枣你想吃吗?看着就很想要,很想吃,就叫——眼馋,标红“馋”字,食字旁(饣)都跟吃有关,是我们吃货的标配呢。 (4)张贴枣树图,齐读语段。

(5)过渡:小刺猬看着如此眼馋的红枣,他做什么去了?

板块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1.学习活动: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次。 (2)思考:预习单中的线路图填写正确了吗?不对的地方改一改。 2.检查生字词:

出示第一组词语:惊讶 猜测 监视 恍然大悟 出示第二组词语:聪明 缓慢 逐个 归拢 出示第三组词语: 扎 分别出示每一组的生字词,指名学生朗读,教师指导正音。辨识多音字“扎”。出示新华字典“扎”的解释和读音,学生选择辨读:

板块三:聚焦偷枣,梳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