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结汇报材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1:19: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关心下一代工作情况汇报

莱州市城港路街道中心小学 2011.4.21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发挥学校工作的教育优势、人文优势,扎实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逐步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管理机制,在全社会营造起了重视、关心、帮助青少年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基础建设

我校重点加强关工委基础建设,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不断充实工作队伍,完善各项制度,将工作落脚点延伸到完小,中心和完小均成立了校长为主任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更多经验丰富、身体条件好的老同志加入了“五老”队伍;进一步健全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制度,明确了职责和任务;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关工工作;结合青少年兴趣和特点,建立了科技活动室、司法所法制教育基地、革命烈士陵园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社区老年中心夕阳红教育基地等,使学生学习技能,提高素质,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质。

二、营造感恩氛围,牢抓活动实效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感恩教育”、“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才艺培养”、“法制教育”、“心灵工程建设”等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通过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我们编写了一整套校本教材,组织师生开展了各种诵读比赛。弟子规操诵读活动,场面宏大,效果显著;“读经典文,润母语情”诵读比赛班班有精品,人人有展示。班级诵读比赛开展形式多样,如火如荼,这些活动既提升了他们的文学修养,又使优秀的古典诗文得以传承发展。

通过开展“兴趣小组大练兵”活动,学校关工委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专长,形成了“科技”、“绘画”、“书法”、“月琴”、“二胡”、“剪纸”、“合唱”等十几个兴趣小组,学校先后组织了艺术节、庆六一文

艺汇演、小巧手才艺比赛等多项活动,为学生的才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每年4月(或5月)和10月(或11月),学校都开展法制副校长进校讲座活动。同时结合班队会、活动课、小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抓好法制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活动,对全体师生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增强了他们的法制意识。

2010年,根据莱州市统一部署和“四德工程”实施方案,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了“心灵工程建设”活动。重点实施心灵沟通、心灵塑造和心灵保护三大行动,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促进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感恩教育方面,我校以“感恩”为突破口,一是通过悬挂标语、感恩刊板、事迹宣讲、学科渗透、观看感恩影片、开发感恩校本教材等方式,在全校营造起浓厚的“感恩文化”,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块草坪都歌唱,让每一节课都“感恩”。二是通过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教师节等重大节日,让学生为父母做饭、洗脚,写感谢父母的话,为老师送上节日祝福语,使他们懂得成长离不开父母、老师的关心和培养,学会知恩图报。在此基础上,学校长期开展了“做爸爸妈妈知心人”活动,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辛,增进亲子沟通。活动中发现:有的学生“为父母洗脚”活动变了味,洗脚水要父母亲自端上来,洗脚时要带上橡胶手套和口罩,洗两下就让父母收拾工具完事大吉。这样名为洗脚,实则增添了父母的负担。另一些学生则不同,他们回家能够认真与父母谈心,一本正经地讲解洗脚的意义,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家长们纷纷写来感谢信,感谢学校使他们的孩子变成了“小大人”。针对以上情况,学校关工委及时组织排练了题为《洗脚》的小品节目,通过前后两组不同洗脚场景的展示,使学生深受教育,从而杜绝了“假洗脚”的现象。三是以感恩他人为切入点,开展亲情援助活动。引导学生在校内主动帮助贫困、学困的小伙伴,在校外关心他人、奉献爱心。开展清明节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感恩先人,都市报国。开展爱护公物、爱护教学楼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感恩学校,感

恩党的关怀。四是以感恩大自然为切入点,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我们引领学生走出课堂,探究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实施的《苍耳提取液对害虫的拒食性研究》、《残留地膜对花生生长的影响研究》、《滴滴清泉要珍惜,节约用水我先行》等十几个项目获得国家、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使保护自然、研究科技成为我校一大特色。五是实施典型带动和双向互动,增强感恩教育实效。今年我校有2人获“莱州市杰出儿童”称号, 2人获“莱州市优秀儿童”称号,2人获“莱州市百面旗帜”称号,2名同学被评为“烟台市百名感恩小明星”。尹滕晖同学还被团省委、省少工委等表彰为“齐鲁小名士”,为学校赢得了荣誉。我校通过学习、讨论、事迹演讲、征文等方式,在全校掀起了学比先进的热潮;获奖的尹滕晖同学及其家长,获奖之后主动拿出奖金购买了一定数量的体育用品,捐赠给母校。她的做法使全校师生深受感动,也使“学习先进事迹”和“感恩教育”活动向纵深推进。

三、做好结合工作,构建教育网络

关心下一代工作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为此学校先后聘请了市教体局郑延和主任为关工委副主任、城港路街道中心小学校外总辅导员,聘请派出所李伟干警和司法所李福涛所长为校外法制副校长,聘请革命烈士陵园姜更志园长为校外传统教育辅导员,以上校外辅导员与“五老队伍”密切配合,共同到校开展教育活动,从法律法规到自我保护,从勤俭节约到关爱他人,从文明礼貌到公民道德,使学生深受教育,学校安全事故,违法乱纪事件均为零。

特别是“五老”进校教育工作方面,我校经常聘请“五老”到校参与教育,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原市教体局副局长郑延和同志曾多次到校参与活动,“小手拉大手”读书活动、习惯养成教育、少先队课题研究等活动中都有他的身影。郑主任的讲座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深受他们的喜爱。原玉皇小学校长周美庆同志退了休不忘学校,经常到校进行校史教育和感恩教育,使孩子们受益匪浅。退休老教师王刚经常到校,主动为学校服务。退休老工人王志,不但指导锣鼓小组活动,还对孩子们进行村史教育。另外,为办好家长学校,我们还聘请东、

西郎子埠村支部书记为家长学校副校长,定期组织学习,听取家长意见,交流家教经验,这样,家校联手,教育效果显著,学校连年被评为“优秀家长学校”。

关心下一代工作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各方面密切配合。作为学校,今后我们将在上级关工委的领导下,立足本职,竭尽所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感恩教育和“三项活动”的开展,这些有爱心、董感恩的孩子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会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