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C语言软件编程规范和范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4 15:27: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3-1 :标识符的命名要清晰、明了,有明确含义,同时使用完整的单词或大家基本可以理解的缩写,避免使人产生误解

说明:较短的单词可通过去掉“元音”形成缩写;较长的单词可取单词的头几个字母形成缩写;一些单词有大家公认的缩写。 示例:如下单词的缩写能够被大家基本认可。

temp 可缩写为 tmp ; flag 可缩写为 flg ; statistic 可缩写为 stat ; increment 可缩写为 inc ; message 可缩写为 msg ;

13-2 :命名中若使用特殊约定或缩写,则要有注释说明

说明:应该在源文件的开始之处,对文件中所使用的缩写或约定,特别是特殊的缩写,进行必要的注释说明。

13-3 :自己特有的命名风格,要自始至终保持一致,不可来回变化

说明:个人的命名风格,在符合所在项目组或产品组的命名规则的前提下,才可使用。(即命名规则中没有规定到的地方才可有个人命名风格)。

13-4 :对于变量命名,禁止取单个字符(如i 、j 、k... ),建议除了要有具体含义外,还能表明其变量类型、数据类型等,但i 、j 、k 作局部循环变量是允许的

说明:变量,尤其是局部变量,如果用单个字符表示,很容易敲错(如i写成j),而编译时又检查不出来,有可能为了这个小小的错误而花费大量的查错时间。 示例:下面所示的局部变量名的定义方法可以借鉴。

int liv_Width

其变量名解释如下:

l 局部变量(Local) (其它:g 全局变量(Global)...) i 数据类型(Interger)

v 变量(Variable) (其它:c 常量(Const)...) Width 变量含义

这样可以防止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重名。

13-5 :命名规范必须与所使用的系统风格保持一致,并在同一项目中统一,比如采用UNIX 的全小写加下划线的风格或大小写混排的方式,不要使用大小写与下划线混排的方式,用作特殊标识如标识成员变量或全局变量的m_ 和g_ ,其后加上大小写混排的方式是允许的

示例: Add_User不允许,add_user、AddUser、m_AddUser允许。

?3-1 :除非必要,不要用数字或较奇怪的字符来定义标识符 示例:如下命名,使人产生疑惑。

#define _EXAMPLE_0_TEST_ #define _EXAMPLE_1_TEST_ void set_sls00( BYTE sls );

应改为有意义的单词命名

#define _EXAMPLE_UNIT_TEST_ #define _EXAMPLE_ASSERT_TEST_ void set_udt_msg_sls( BYTE sls );

?3-2 :在同一软件产品内,应规划好接口部分标识符(变量、结构、函数及常量)的命名,防止编译、链接时产生冲突

说明:对接口部分的标识符应该有更严格限制,防止冲突。如可规定接口部分的变量与常量之前加上“模块”标识等。

?3-3 :用正确的反义词组命名具有互斥意义的变量或相反动作的函数等 说明:下面是一些在软件中常用的反义词组。

add / remove begin / end create / destroy insert / delete first / last get / release increment / decrement put / get add / delete lock / unlock open / close min / max old / new start / stop next / previous source / target show / hide send / receive source / destination cut / paste up / down 示例:

int min_sum; int max_sum;

int add_user( BYTE *user_name ); int delete_user( BYTE *user_name );

?3-4 :除了编译开关/ 头文件等特殊应用,应避免使用_EXAMPLE_TEST_ 之类以下划线开始和结尾的定义

〔四〕 =====[ 可读性 ]======

14-1 :注意运算符的优先级,并用括号明确表达式的操作顺序,避免使用默认优先级

说明:防止阅读程序时产生误解,防止因默认的优先级与设计思想不符而导致程序出错。

示例:下列语句中的表达式

word = (high << 8) | low (1) if ((a | b) && (a & c)) (2) if ((a | b) < (c & d)) (3)

如果书写为: high << 8 | low a | b && a & c a | b < c & d 由于

high << 8 | low = ( high << 8) | low, a | b && a & c = (a | b) && (a & c),

(1)(2)不会出错,但语句不易理解;

a | b < c & d = a | (b < c) & d,(3)造成了判断条件出错。

14-2 :避免使用不易理解的数字,用有意义的标识来替代。涉及物理状态或者含有物理意义的常量,不应直接使用数字,必须用有意义的枚举或宏来代替 示例:如下的程序可读性差。

if (Trunk[index].trunk_state == 0) {

Trunk[index].trunk_state = 1; ... // program code

}

应改为如下形式。 #define TRUNK_IDLE 0 #define TRUNK_BUSY 1

if (Trunk[index].trunk_state == TRUNK_IDLE) {

Trunk[index].trunk_state = TRUNK_BUSY; ... // program code }

?4-1 :源程序中关系较为紧密的代码应尽可能相邻 说明:便于程序阅读和查找。 示例:以下代码布局不太合理。 rect.length = 10; char_poi = str; rect.width = 5;

若按如下形式书写,可能更清晰一些。 rect.length = 10;

rect.width = 5; // 矩形的长与宽关系较密切,放在一起。 char_poi = str;

?4-2 :不要使用难懂的技巧性很高的语句,除非很有必要时

说明:高技巧语句不等于高效率的程序,实际上程序的效率关键在于算法。 示例:如下表达式,考虑不周就可能出问题,也较难理解。 * stat_poi ++ += 1; * ++ stat_poi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