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吨电炉炼钢车间设计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13:18: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6.1.2 无渣出钢技术(EBT)

超高功率电炉熔炼过程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将还原炉还原为炉。这样的好处是,氧化的炉渣不会进入精炼炉,以满足还原炉精炼条件。此外,残余钢水和炉渣电炉炼钢的氧化为下一步在最初的脱磷是非常有利的。同时还提高了电弧初始阶段的稳定性。由于偏心底攻技术的应用,可实现无渣攻。无渣攻自然的矿渣,减少了装载量,但生产的电弧炉的增加。

6.1.3 泡沫渣埋弧技术

在不增加渣量的情况下,使炉渣厚度增加,呈泡沫状就是泡沫渣,实质就是渣中存在大量小气泡。

形成泡沫渣的条件是:①要有足量的气体存在渣中,可以吹气也可以通过气体由渣钢液面向渣中转移实现。多是通过喷吹煤粉和氧气产生一氧化碳实现。②要有气泡滞留和稳定在渣中的条件。可以通过尽量降低炉渣的表面张力,增大炉渣黏度实现。 6.1.4 废钢预热技术

废预热技术在强化冶炼中的重要作用。电炉在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含有大量的感热和化学能,回收利用这部分烟气对废料进行预热,可以大大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烟气中的废预热,最除尘过滤,对垃圾的处理也带来了方便。近年来,这2次燃烧技术不断地应用于废料预热。

7 车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7.1 炼钢车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 目 名 称 电炉炉型 单 位 数 量 备注 Consteel交流电弧炉 电炉额定容量 电炉最大出钢量 电炉座数 电炉变压器容量 电炉平均冶炼周期 留钢量 LF钢包精炼炉容量 LF精炼炉座数 LF钢包炉变压器容量 LF钢包炉精炼周期 VD精炼炉炉容量 VD精炼炉座数 工作真空度 VD精炼炉处理周期 最大日产炉数 最大日产钢水量 年产钢水量 车间年有效作业天数 车间年有效作业率 t t 座 MVA min t t 座 MVA min t 座 Pa min 炉/d t/d t/a d % 95 120 1 70+20% 51 20 80 1 14+20% 39 80 1 69 42 28 2100 71.9 320 87.7

表7.2 电炉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消耗

指标名称 原材料消耗 金属料 其中:Q235废钢 铁水 铁合金 其中:硅铁 锰铁 铬铁 石灰 白云石 碳粉 电极 耐火材料 燃料及动力消耗 电耗 电炉冶炼电耗 氧气 压缩空气 冷却水 单位 kg/t钢水 kg/t钢水 kg/t钢水 kg/t钢水 kg/t钢水 kg/t钢水 kg/t钢水 kg/t钢水 kg/t钢水 kg/t钢水 kW·h /t钢水 数值 724.24 310.39 4.39 3.13 18.71 32.46 6.21 4.73 2.07 2.59 253.49 21.88 10.28 750 备注 循环水 m3/t钢水 m3/t钢水 m3/h

参考文献

[1] 沈才芳编.电弧炉炼钢工艺与设备.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6 [2] 王忠丙.Consteel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4 [3] 马廷温主编.电炉炼钢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0.4

[4] 云正宽主编.冶金工程设计一、二、三册.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6 [5] 李先奎,张德明著.连铸结晶器振动技术.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8 [6] 李传薪.钢铁厂设计原理 下册.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11 [7] 傅杰主编.现代电炉炼钢生产技术手册. 北京工业出版社,2009.8

[8] 王雅贞,张岩,刘术国.连续铸钢工艺及设备.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4 [9] 周建南.钢铁生产工艺装备新技术.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4 [10] 高泽平.炼钢工艺学.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8 [11] 冯聚和.炼钢设计原理.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8

[12] [日]森井廉著.朱果灵译.电弧炉炼钢法.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1 [13] 蒋慎言.连铸及炉外精炼自动化技术.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8 [14] 王永忠,宋七棣.电炉炼钢除尘.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9

[15] 刘根来.炼钢原理与工艺.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10 [16] 王令福主编.钢铁厂设计原理: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1 [17] 陈家祥.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5

[18] Zhu Xingyuan,Lin Qin,Zeng Jing,Liu Jixiong,Gao Pingxiang,Wang Yaohua.

Role of Rare Earth in Low Sulphur Nb—Ti—Bearing Steel. JOURNAL OF RARE EARTHS,2003,21(1):81

致 谢

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老师对我的培养,这四年让我成长了很多,尤其感谢专业课老师老师和辅导老师,是他们的精心培养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今天的成绩。毕业设计期间,导师周刚老师无论在专业知识上还是设计中遇到的其它问题都给了很多帮助,是他的不断鼓励和支持才有了我的设计成果,这段时间让我成长了许多,加强了对专业更深层次的认识,对钢铁厂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感受到用努力换来成果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