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24 7:48: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届学习之星质量调研

七年级语文考卷

注意事项:

1.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共4页,满分150分,答卷时间60分钟。闭卷考试。

一、积累运用(34分)

1.请用正楷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方格里,要求书写规范、整洁、端正。(2分)

一 寸 光 阴 一 寸 金 寸 金 难 买 寸 光 阴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陌.生(mò) 宿.儒(sù) 秕.谷(bǐ) 暂.时(zàn) B.确凿.(záo) 绽.开(dìng) 惭愧.(kuì) 赠.送(zēng) C.菜畦.(qí) 浸.满(qìng) 不惑.(huò) 尴尬.(gà) D.蝉蜕.(duì) 搓捻.(niǎn) 笃.志(dǔ) 不愠.(wēn)

3.默写填空。(18分)

(1)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 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 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我们常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论语〉十二章)

(4)《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繁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

(5)_________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6)《次北固山下》一诗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揭示生活哲理,鼓舞人乐观向上。

(《次北固山下》)

4.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6分)

是夜,昙花已经迫不急待地绽.放,bèngjiàn着生命的火花,犹如忍俊不禁.的笑容。在这夜间,她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弥蔓着阵阵芳香,尽情释放着仅此一次的辉煌,充满着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使

人怜爱,亦给人zhèn hàn! (1)给加线的字注音。(2分) 绽.放( ) 忍俊不禁.( ) (2)根据拼音写词语。(2分) bèngjiàn( ) zhèn hàn ( )

(3)上述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订正。(2分)

_____应改为_____ _____应改为_____

5.名著阅读。(6分)

(1)谈谈你对这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的理解。(3分)

(2)结合相关情节,说说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3分)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8题。(8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

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4)下车引.

之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1分)

8.《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9分)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有一老人来语.

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选自《杀驼破瓮》)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有一老人来语.之 (2)既.

杀驼,而复破瓮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 1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12.“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试概括寓言中的“一人”与“老人”的可笑之处。(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3题。(3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3.白居易称赞这首诗的颈联“神妙”,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巧妙地融为一体,景、情、理结合。请你任选角度对此联进行赏析。(3分)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阅读下文,完成14~19题。(26分)

江 南 雨 凤 潇

①十多年的乡愁,一直是锁在烟里雾里,浸在水中雨中。只要一想起故乡姑苏,最先闪过眼前的,无不是那束剪也剪不断的雨丝。

②网师园可算得上苏州园林中温婉秀丽、典雅大方的大家闺秀,为之倾倒者不计其数。

③那一次,我们却是被雨赶进网师园的。口里抱怨着不作美的天公,心里不免有几分扫兴﹣﹣湿淋淋的“闺秀”,不知还能余几分风韵?再说,冒雨游园,固然风雅,却也实在难免狼狈。

④雨絮絮下个不停。在门廊里等得不耐烦,且顺着游廊走吧,到尽处再等雨停。心里盘算着,脚下便没有停。左一弯,右一转,这廊似乎没了头,高低错落,曲回通达,走一步有一步的意味。廊檐上挂着续续断断的雨,比起那晓晴丽日,竟别有韵致。方才恍悟这廊子竟是没有尽头的,当日建这回廊的用意便是为了雨天游园可免淋漓之苦,顺着它便可游遍了整个园子,不得不佩服前人之匠心。

⑤涟漪的碧水,润泽的粉荷,湿重的石苔,欲滴的翠竹……却原来,这位“闺秀”竟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着实叫我们“惊艳”不已。

⑥眼前回廊蓦转,穿过垂花门,是个小小的天井。四围低低的粉墙环绕,中央一树一花皆无,却在廊下栽着好大一丛芭蕉,被雨洗得枝展叶舒,溢翠流碧,直映得那墙也绿了,廊也绿了。一时竟有些看得呆住了,忘记了举步,只远远地倚着漆彩的廊柱,怔怔的望着那芭蕉,听那雨紧一声、慢一声地打在那宽宽的、绿绿的叶上……

⑦就要离开了,心里说不清的缱绻(qiǎnquǎn)难舍。又下雨了,一丝一丝的雨线,似乎在牵绊着我的脚步。

⑧独自在空荡荡的小巷里徘徊,想把那窄窄的碎石小径、爬满青苔的老井、脚下的一丛一丛的蒲公英都摄进眼里、装在心里。

⑨巷口慢慢飘进一朵油纸伞。近了,不是期待中丁香一样的姑娘,而是一位皱缩得像枯树般的老太太。蓝布裤褂,一丝不乱的髻子,手里挽着个小竹篮,上面覆盖着雪白的毛巾﹣﹣一位寻常的东吴水乡老妇。

⑩侧过身,我让出了窄得只能一个人走过的碎石小径,默默地等老人过去。她却又突然回转身:“姑娘,要买花?”方才注意到老人手中的篮里散出郁郁的香气。老人早已揭开雪白的毛巾,浓郁的花香扑面而来,似乎连雨丝也被染透了。一枝枝含苞的白兰、茉莉、栀子,穿成各种式样,丝绒般的花瓣上还凝着水珠儿,静静地沁着幽幽的香,美得叫人舍不得碰一碰。我惊喜地张大了眼,忙不迭地说:“要,要……”老人用枯瘦粗糙的手拈起一串白兰,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样一双手,竟能种出这样奇迹般的美!“侬是北京来的?”大概老人听出了我的口音,竟和我攀谈起来。于是,我知道了一位普普通通的水乡农妇是怎样含辛茹苦,把去世的丈夫留下的所有重担挑起,又是怎样用一枝枝美丽芬芳的鲜花换来儿子在北京读大学的昂贵费用……

?分手了,老人拿起那串白兰,颤颤地别在我胸前,慈爱的眼里闪着光彩:“大学生哪!”我还来不及分辨她是在说我,还是在说她儿子,她已转过身,慢慢走向小巷深处。呆立在雨中的我,被那缕清香萦绕着,良久良久……

?几番细雨梦回,忘不掉的,总是故乡的雨丝。于是,悄悄地把它织成一方冰纨,留在记忆里封存……(文章有删节)阅读短文,回答下题:

14.在网师园,作者的感情前后发生了变化,先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再就是_______________,接着是_______________。(3分)

15.请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为什么用得好。(8分) ①十多年的乡愁,一直是锁在烟里雾里,浸在水中雨中。

②又下雨了,一丝一丝的雨线,似乎在牵绊着我的脚步。(2分)

16.文章第二部分写到的卖花老妇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分析后填空。 ①所写内容:_______________ 表现的思想性格: _______________ ②所写内容:_______________ 表现的思想性格: _______________ 17.这篇文章的首尾是怎样照应的?(3分)

18.文章的末尾一句写道:“于是,悄悄地把它织成一方冰纨,留在记忆里封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分)

19.请你续写一下第12段,省略号的内容.(7分)

四、作文(70分)

20.任选下面一题作文。(70分)

(1)题目:给我一个________就够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生活中,我们通过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我们听到歌曲,愉悦身心;我们听到知识,提升自己;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了解他人的喜怒哀乐,丰富了我们的感受。请你以“我听到的一个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注意】任选上面一题作文,都要遵循下列的要求:全文不少于5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的格;文中不允许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