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2 1:01: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青岛市推进普通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

设情况的报告

2016年4月,省教育厅颁发《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在全省中小学中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统筹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全面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年来,我市做为“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试点市”,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一体化”要求,系统推进、积极构建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统筹规划,整区域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 1.加强顶层设计。

2016年10月,印发了《青岛市推进普通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青教通字?2016?68号),全面部署并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工作。2016年12月,全市各区市教育(体)局和市教育局直属各学校根据要求,制定完成了各自的具体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四位一体”德育课程体系建设。

2.建立工作机制。

第一,建立试点机制。我市结合各区市和局属单位德育工作实际,确定市南、李沧、城阳、即墨等区市和青岛2中、青岛3中、青岛实验高中、青岛17中、崂山1中等学校作为试点单位。通过试点单位先行先试,重点突破,探索依托《指导纲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措施。一年来,市南区加强统筹引领、管理引领、研

究引领,建立入职班主任共同体、骨干班主任共同体、区域品牌班主任共同体、学区德育共同体和学校班主任共同体的“三个引领、五个共同体”经验;青岛三中的“班级教导会”制度等一大批试点经验逐步形成。

第二,建立例会制度。形成各区市和局属学校德育工作和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例会,论坛会议,进行政策解读、调度重点工作、交流分享经验、督查推进情况。一年来,全市围绕德育工作创新,开展“班主任工作室”主题论坛活动近20次。

第三,建立培训机制。由市教科院牵头下发了《青岛市关于组织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解读和培训的通知》,从2016年11月开始,每学期分学科对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专题培训,目前共培训学科骨干教师2000余人。

二、发挥学科优势,将立德树人的目标融入教学之中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我市在推进《指导纲要》实施过程中,结合纲要中提出的学科德育特点、德育范畴、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等,指导一线教师准确把握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修订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2016年6月,由市教科院牵头,组织教研员和市级学科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专家,修订我市15个学科的《德育实施指导纲要》,引导各学科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备课、授课、作业和评价中将德育课程目标、内容等进行一体化设计,强化课堂教学德育主渠道作用。

2.准确把握各学科核心素养,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渠道。各学科在教学内容上,渗透德育目标要求;在教材选

择上,选取具有典型性的有育人价值的材料;在活动设计上,蕴含德育因素,发挥实践活动特有的育德功能。

例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以青岛实验初中和城阳实验中学做为试点,将思想品德课上到了校外,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品德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品德践行活动,探索思想品德课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学科将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智慧融入到物理教学中,运用古今中外的科学哲学方法进行物理探究建模。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很好的体现了文化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3.开展评优推优活动,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优秀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和评选活动,鼓励中小学校结合校情、学情,加强学校德育系统化、课程化建设,开发、建设特色德育校本课程。开展各学科德育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每学期在全市举行一次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目前遴选优秀案例30余篇,并逐步在全市进行经验推广。

三、拓展德育空间,增强学生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能力 我市根据实践活动主题化、生活化、系列化的要求,系统梳理12项主题活动,本着“系统规划、全面推进,突出特色”的原则,努力打造志愿服务、社会课堂、家庭教育、研学旅行等方面活动品牌,形成了一定的经验和特色。

1.开展“青青益行”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市研制《关于深入开展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从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规划设计、组织领导、志愿注册、培训体系、组织实施、认定记录、表彰激励、舆论宣传、物质保障、考核测评等10个方面进行了整体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