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师大附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18:10: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2020学年山东师大附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第Ⅰ卷(共25道选择题,共50分)

1.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是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相比东北地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年均温更低,其原因主要是( )

A.青藏高原冬季气温较高 C.青藏高原夏季气温较高

B.青藏高原冬季气温较低 D.青藏高原夏季气温较低

(2)根据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特点及热棒图示,分析得出热棒的主要工作季节为( )

A.春季 C.秋季

(3)图中显示热棒倾斜设置,究其原因主要是( )

B.夏季

D.冬季

试卷第1页,总16页

A.利于路基散热 B.便于列车停靠 C.利于保护路基 D.更加美观 【答案】 A D C

【考点】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土壤的观察、形成与养护 【解析】

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海拔(地形地势)、洋流、海陆、天气等。

本题考查区域的差异,自然环境从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比较;人文环境从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社会(人口、城市化)、文化等方面比较。

热棒的结构大致为一个密闭空心长棒,内装有一些液氨,液氨沸点较低,在冬季土中热量使该液体蒸发,到顶部,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冷却后又液化回到下部,保持冻土冷冻状态不松软。在夏季,液体全部变成气体,气体对流很小,热量向底部传导很慢。 【解答】

海拔高是导致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的主要原因。和东北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地区纬度较低,冬季获太阳辐射量多,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地表温度高,冻土层融化。

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

读材料可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热棒是青藏铁路在运营过程中处理冻土病害、保护冻土的有效措施,有利于保护路基。

2.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如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读图,回答(1)~(3)题。

(1)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质因素 C.气候因素 D.植被要素

(2)4﹣6月份,导致该河流深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气温 ②降水 ③泥沙淤积 ④地壳运动

B.地形因素

试卷第2页,总16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3)8月份,河床抬高,其主要原因是( )

D.③④

A.泥沙淤积 C.水量减少 D.地壳抬升 【答案】 A B A

【考点】

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解析】

板块运动被认为是使地壳表层发生位置移动,出现断裂、褶皱以及引起地震、岩浆,火山活动和岩石变质等地质作用的总原因,这些地质作用总称为内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改变着地壳的构造,同时为地貌的形成打下基础。这就是说板块运动能够解释地壳中岩石的变形,包括区域的和整个地壳的。

本题考查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知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方向为防洪、发电、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

流域的综合开发建设与综合治理措施可借鉴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措施从加强对全流域的统一开发与管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合理用水等方面分析。 【解答】

读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图可知,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河岸直立,河床较深,说明可能是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作用明显所致;两侧河流形态接近一致,说明两岸侵蚀差异小,河床岩性相同。一般来说,植被因素对河面宽度影响较小,结合以上分析,地开和气候因素可排除,综上所述,A正确。

4﹣6月,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化,河流补给量大,河流水量大,河流深度变深,据材料可知,当地河床变化明显,主要与泥沙淤积有关,当泥沙淤积作用强,河床抬升。

根据材料,该河7月以后受降水补给为主,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

3.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如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读图回答(1)~(3)题。

(1)勘察加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 )

B.降水量增加

试卷第3页,总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