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环境安全应急预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34: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西安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环境安全应急预案

一、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全体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突法环境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1.3 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1.4 有关规章与要求

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尽可能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制度,具体措施有:

1.4.1 落实应急救援组织,救援指挥部成员和救援人员按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并根据人员变化随时进行组织调整,不能空岗。

1.4.2 任务分工要做好物质器材准备,如必要的指挥通讯、报警、洗消、消防、抢修等器材,上述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各重点目标设立救援器材柜,专人保管以备急用。

1.4.3 组织救援训练和学习,提高指挥水平和救援能力。

1.4.5 建立完善各项制度,每月结合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及器具保管情况。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联动、快速响应,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三、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公司易发事故的类型主要有火灾、危险废弃物及危险化学品泄露等事故。 最易发生环境污染区域是车间加工区和危险废弃物暂存区等,是防范事故的重点区域。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失误、防护不力、管理措施不到位和工作设备设施存在隐患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发生事故时,应采取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四、事故危害的分类和分级

4.1 事故分类

事故分为二类,一类:火灾和爆炸;二类:一般泄漏、排放。 4.2 事故分级

按事故危害程度分级。

(1) 一类I 级:发生生产控制、设备故障等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

一类II 级:少量可燃液体或气体泄漏起火,在现场能迅速切断泄漏源并扑灭的火险。

(2) 二类I 级:范围性粉尘含量、漆雾有害物排放超标,并对环境造成

重大影响。

二类II 级:局部性粉尘含量、漆雾有害物排放超标,并对环境造成影响。

五、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n5.1 应急指挥组织机构 5.1.1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安全员: 5.1.2 后勤保障队 队 长: 副队长: 成 员:

5.1.3 警卫报警队人员 队 长: 副队长: 5.1.4 救援、抢险队 队 长: 副队长: 队 员:

支援部 指挥部 警卫报警队抢 救 险 援 队 队后勤保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