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我国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理性思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5 11:09: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推动我国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理性思考

作者:文 彬

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9年第06期

教育在城乡统筹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战略地位,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发展观,是结合本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发展而提出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教育观。以开县为例,现就我国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现状与思考、问题与策略作一些理性探讨。

一、课程改革工作进程缓慢

1.点击新课程改革的现状。

(1)课程改革中的“递减效应”。新课程的改革实施,在推进课程改革的管理中,从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县级教研机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到学校,再由学校到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常常大打折扣,最后到教师那里或学生身上时,已是面目全非,课程改革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

(2)课程改革中的“期望效应”。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社会、家长、学生及社会舆论界都将眼光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上,学生成绩几乎成了衡量一所学校或一个教师好坏的唯一准绳;众多社会人士、学生家长看到的仍是应试教育的考试成绩,期望学生考试成绩优秀的看法难以改变,这种“错位期待”成为了当前课程改革的一把枷锁。 (3)课程改革中的“标签效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是新世纪我国政府积极推行的一项社会事业,又是广大教师和基层教育工作者自下而上地投入极大热情的一项群众性教育改革运动,不少教师(教研人员、教育管理人员)在课程改革的观念、师资、培训、设备、课程、管理、评价等方面只是心理上贴上了课程改革的“标签”,而实施和行动却没有落到实处,课程改革工作任重而道远。 2.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策略。

(1)加强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培训。一要强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课程改革的管理。加强县级培训工作,构建开放、科学的教师培训质量检测体系(坚持培训与检测相分离);二要建立以校为本的全员培训教研制度。推进新课程改革,要不断优化教研制度,力求体现校本化、制度化,各校调整充实2~3名专(兼)职教研员,建立一支比较稳定的、强有力的教研员队伍;三要创造一种共享知识的学校文化氛围。要努力探索知识资源开发的模式,使教职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过学习不断获取知识,建立起“自我学习”的运行机制,使学校真正成为知识和人才聚集的学习型组织。

(2)实现教师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一要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对教育事业要充满爱心,爱是一种接纳,一种力量,一种沟通,要尊重学生的好奇心;二要使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教育即生活,教师只有把教学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教学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三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实现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要由知识的讲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帮助者,努力把课堂建设成为师生平等民主、愉悦互动的舞台,探究问题、唤醒潜能的时空,获取新知、求得发展的进程,真正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3)重视新背景下课程资源的建设。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最起码的条件,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主要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一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二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师、实验室、图书室(馆)、远程教育等重要资源,让现代化教学设施成为学生学习的一块巨大“磁石”;三要加强校外课程的挖掘,让师生了解社区,服务社会,从而获得课程实施的补充资料。

二、村小教育的均衡发展受到制约

1.村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开县绝大多数镇、乡(街道)村小在校舍条件、地理环境、师资生源、办学水平与城区学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现阶段,全县村小危房改造基本结束,村小校舍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师生的生活环境以及学生的学习环境仍相对较差。

(2)学生学习呈现“两偏”。一是课外阅读偏少。当城里孩子在如火如荼的读书活动中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时,农村孩子却还处在课外阅读的荒漠中;城里孩子的课外书在家庭、学校、班级、图书馆、书店都有,而村小学生几乎一无所有。2004年,笔者对一所乡镇中心校的98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近67%的小学生手中没有一本课外书,近33%的小学生仅有1~2本课外读物(作文书),其他村小情况更差;一些学校有图书室没开放,大多学校图书室的藏书资源不足;二是艺术教育偏向。偏远的村小普遍缺乏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教师,村小师资队伍配备存在严重问题,一些村小艺术课程出现了课表上有、课堂上无的现象;一些村小教师上体育课等于“学生打球”,上音乐课就是“唱一首歌”,故村小的孩子难以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的感染和熏陶。

(3)现代技术教育滞后。农村学校现代技术教育相对落后,村小学生在原收费政策(收取计算机学习费)时每期轮流到中心校上计算机课。现阶段,多数村小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课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了,而对于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等资源,由于设备、管理、使用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甚至见都没见过,导致这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2.村小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1)落实、完善村小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不少镇、乡(街道)中心小学在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中对村小投入较少,无形中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办学差距。根据村校(偏、远)的特点,在校舍维修、办公条件、生活居住环境等方面应该按照等于或高于生均公用经费比例予以倾斜和落实。

(2)全面推行“图书漂流行动”计划。城区学校与镇、乡(街道)中心小学、村级小学共同启动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大行动——“图书漂流行动”。城乡学校联动,精选一定数量的优秀读物,在一定区域的镇、乡(街)中心小学(村小)每期举办一次,并停留4个星期,在这期间,无偿地、有计划地提供给学生阅读,以改善农村中小学生图书空缺的状况,努力打造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为师生的精神成长提供全新的平台。

(3)切实抓好“送教下乡(村)”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开展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送教下村”活动;二是构建新型城乡联动艺术教育共同体。中心校每两周至少要送艺下村1次,一年内要为每所村小举办一次专题美术、书法、绘画作品展,让村小学生享受优质艺术教育资源;三是重视远程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把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教育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短与教育发达地区的差距,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三、乡镇教育机构的管理职能有待加强

1.乡镇教育机构改革的历史。就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对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影响来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县在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撤消原11个区教办,并成立了55个乡镇教办,各乡镇教办承担并履行了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的统筹和管理职责。这次改革增大了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难度,缩小了乡镇教育机构的管理宽度,并实现了主管部门检查指导少,乡镇学校之间活动少,教师区域合理流动少。

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乡镇人民政府不设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的要求,2002年,开县撤消了55个乡镇教办,各乡镇社会事务办落实一名教育助理员负责乡镇教育的日常工作;不少乡镇的教育助理员成为乡镇驻村干部,助理员不姓“教”,出现了乡镇教育管理的断层,一所所学校开始真正封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