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三篇增长理论:超长期中地经济复习笔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0 3:45: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用标准文档

如政府实行预算赤字,即负的公共储蓄,提高了利率,引起资本存量减少

(2) 政府还可以通过影响私人储蓄——家庭和企业所进行的储蓄——来影

响国民储蓄

关于公共政策的许多分歧的根源在于:人们对私人储蓄会在多大程度上对激励做出反应持有不同的观点。 3. 配置经济的投资

(1) 索洛模型假设只存在一种类型的资本,而世界上存在许多类型的资本,

如人力资本。模型化这一事实的一种方法是更广泛地定义我们称为“资本”的变量,使其既包人力资本,也包括物质资本

(2) 政策制定者需考虑,经济最需要哪些种类的资本,即哪些种类的资本

产生了最高的边际产量?

(a) 一些人主张,政府应该只是为不同类型的资本创造“公平竞争

的环境”——例如,通过确保税收体系公平地对待所有形式的资本,然后政府可以依靠市场来有效地配置资本

(b) 另一些人主张,政府应该积极地鼓励某种特定形式的资本。

(i)

干中学:在建立资本的过程中发明了新的改进的生产流程

(ii)

技术的外部性/知识溢出:干中学的思想成为社会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这种副产品叫做~。存在这种外部性时,资本的社会回报大于私人回报,资本积累增加对社会的好处比索洛模型指出的更大

(iii) 产业政策:政府通过税法鼓励企业的某种投资。要求

政府能够精确衡量不同经济活动的外部性,从而能对每种活动给予正确的激励.

(c) 对产业政策持怀疑态度的原因

(i) (ii)

衡量不同部门的外部性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政策过程远非完善

(d) 一种必然涉及政府的资本类型是公共资本。而衡量公共资本的

边际产量是困难的

4. 建立适当的制度

(1) 各国生产效率水平不同的一个原因是指导稀缺资源配置的制度不同 (2) 国家之间另一个重要的制度差别是政府本身的质量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5. 鼓励技术进步

(1) 索洛模型表明,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必定来自技术进步

(2) 许多公共政策鼓励技术进步。这些政策中的大多数鼓励私人部门把资

源用于技术创新

8.4 超越索洛模型:内生增长理论

内生增长理论:解释技术进步的模型。这种模型抛弃了索洛模型的外生技术变化的假设,将技术视为内生变量。 1. 基本模型 Y=AK

(1) 与索洛模型不同,上述模型不存在资本收益递减 (2) ΔK=sY- δK,—— 产出增长率:ΔY/Y= ΔK/K=sA-δ

(3) 说明了,即使没有技术进步,只要sA> δ,经济的收入也会永远增长

下去。

2. 两部门模型

(1) 分为制造业企业和研究性大学

(2) 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函数:Y=F(K,(1-u)LE)

研究性大学的生产函数:ΔE=g(u)E; 资本的积累:ΔK=sY- δK

(3) u:大学的劳动力比例

1-u:制造业的劳动力比例 E:知识存量(决定了劳动效率)

g:表明知识增长如何取决于大学的劳动力比例的函数

制造业的生产函数被认为规模报酬不变:如果我们使制造业的物质资本量(K)和工人的有效数量[(1-u)LE]翻倍,那么产品与服务的产出也翻倍

(4) 把资本广义地定义为包括知识在内,则这个模型与AK模型是同类型的。

知识与物质资本都翻倍,则产出翻倍,且资本收益不变。因此,与Y=AK模型一样,这个模型也可以在没有生产函数的外生移动的假设下产生持续增长。在这里,持续增长是内生产生的,因为在大学里的知识创造永远不会放慢

(5) 当大学的劳动力比例u保持不变,则这个模型与索洛模型类似。劳动

效率E按g(u)的固定比例增长,类似于有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

(6) 在这个模型中有两个关键的决策变量s、u,用于储蓄和投资的产出比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例s决定了稳定状态的物质资本存量。此外,大学中劳动力比例u决定了知识存量的增长。尽管只有u影响稳定状态的收入增长率,但s和u都影响收入水平。

3. 研究与开发的微观经济学 (1) 三个事实

(a) 许多研究是在利润驱动的企业中进行的

(b) 创新能给予企业暂时的垄断地位,使其有利可图 (c) 其他企业以这种创新为基础进行下一代创新

(2) 这些模型讨论的一个问题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追求利润最大化

的私人企业所进行的研究是太少了还是太多了,换言之,研究的社会受益是大于还是小于私人收益。两方面的效应:

(a) 当一家企业创造了一种新技术时,它通过给其他企业的未来研

究提供一个可以依靠的知识基础而使这些企业的境况变好。

(b) 当一家企业投资与研究时,如果它除了首先发现了另一家企业

本来在适当时候也会发明的技术之外没有其他贡献,那么,它也能使其他企业的境况变坏

(c) 以上两种取决于“站在肩膀上”的外部性和“踩踏”的外部性

的普遍程度

4. 创造性破坏的过程

进步背后的驱动力是拥有一种新产品的主意、生产旧产品的一种新方法或其他创新的企业家。垄断利润推动创新,新企业的进入对消费者有利,但对现存企业不利。现存企业常常求助于政治程序来组织新的更有效率的竞争者进入。

附录:经济增长源泉的核算

增长核算:把产出的增长分为三种不同的来源: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以及技术的进步

1. 生产要素的增加 (1) 资本的增加

当资本增加ΔK单位时,产出近似增加ΔY=MPK × ΔK

(2) 劳动的增加

ΔY=MPL ×ΔL

(3) 资本与劳动的增加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a) ΔY=MPK ×ΔK+MPL × ΔL

(b) 把产出增长率ΔY/Y与资本增长率ΔK/K和劳动增长率ΔL/L联

系在一起:

→ ΔY/Y=((MPK×K)/Y) × ΔK/K+((MPL ×L)/Y) × ΔL/L

(c) 其中:

MPK ×K:资本总收益

MPL ×L:劳动总收益,即劳动所得报酬(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与实际工资)

(MPK ×K)/Y:资本在产出中的份额 (MPL ×L)/Y:劳动在产出中的份额

(d) 在规模报酬不变时,由欧拉定理(F(K,L)=MPK ×K+MPL ×L),

两个份额之和为1。

→ ΔY/Y= α ΔK/K+(1- α) ΔL/L α为资本的份额,1- α为劳动的份额

(e) 方程告诉了我们投入的变动如何导致产出的变动

2. 技术进步

(1) 我们一直假设生产函数不随时间变动,实际上技术进步会改变生产函

数。

(2) Y=AF(K,L)

(a) A:全要素生产率,为现期技术水平的衡量指标。即产出的增加

不仅使由于资本和劳动增加,而且还是由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b) → ΔY/Y= α ΔK/K+(1- α) ΔL/L+ ΔA/A

资本的增长=资本的贡献+劳动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

(c) 衡量增长的三个源泉:资本量的变动、劳动的变动、全要素生

产率的变动

(3) 全要素生产率的衡量:

ΔA/A= ΔY/Y- α ΔK/K-(1- α) ΔL/L

ΔA/A:索洛余量,是不能用投入变动解释的产出变动。

(4) 全要素生产率可能由于许多原因变动

(a) 最经常的原因是有关生产方面的知识的增加。因此,索洛余量

也常常作为技术进步的衡量指标

(b) 教育和政府管制。教育质量增加——产出增加——全要素生产

文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