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5:47: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年玉溪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四
一、单选题
1、人们在蒲公英种子轻轻飘飞的启发下发明出降落伞,这是()。 A.原型启发 B.酝酿效应 C.近因效应 D.宽大效应
2、一般认为,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有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A.行动 B.内化 C.执行 D.泛化
3、临近期末时,不少学生处于焦虑状态,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A.考试焦虑 B.生活焦虑 C.经济焦虑 D.前途焦虑 4、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学观是()。 A.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甄别和选拔学生 B.教学以大量复制训练为主要途径 C.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工具
D.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5、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做“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
A.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间是()。 A.2006年 B.2000年 C.1996年 D.1986年
7、依据《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规定,下列不属于中学教师专业能力基本要求的是()。
A.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B.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C.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D.了解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8、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否认了教育的()。 A.社会性 B.目的性 C.文化性 D.政治性
9、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A.《学记》 B.《大学》 C.《春秋》 D.《离骚》
10、“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等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夸美纽斯 D.杜威 11、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是()。 A.生物遗传 B.教育 C.选择经验 D.社会实践
12、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属于()的范畴。
1
A.智育 B.美育 C.体育 D.德育
13、世界上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4、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通俗到严谨组织起来。这体现的是程组织形式是()。 A.逻辑组织 B.直线式组织 C.心理组织 D.纵向组织
15、确定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A.学习者的需要 B.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C.学科的发展 D.教师的教学水平
16、某中学在学期末开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不仅提前公布了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以及相关评价人员和制度,设置了教师、学生、家长等多种人员参与的评价体系,还建立了相应的学生申诉制度。其最终目的是确保评价工作的()。 A.可行性 B.公平性 C.多样性 D.参与性
17、将评价对象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评价是()。 A.个体内差异评价 B.个体间差异评价 C.最佳表现评价 D.典型表现评价
1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之间的矛盾。 A.学生已有品德水平 B.教师的道德教育水平
C.学生被期望的品德发展水平 D.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
19、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是强调()的重要性。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自我修养法
20、班级成为真正有效的教育手段。此时它处于班集体发展的()。 A.初始阶段 B.形成阶段 C.规范阶段 D.成熟阶段
二、多选题
1、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作为社会制度构成部分,教育制度的特点主要包括()。 A.客观性 B.规范性 C.历史性 D.强制性
2、教师与未成年学生之间的关系,由于教师对这种关系的认识不同以及个人性格、文化素养、所处的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原因,会形成不同的代际关系模式,主要包括()。 A.长幼尊卑型 B.民主平等型 C.娇惯放纵型 D.严加管束型
3、课程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影响和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A.传统思想因素 B.人的身心发展因素 C.科学文化因素 D.社会因素
4、某班上科学课时,教师布置学生去室外观察,要求学生认识大自然中有生命的物体。在户外活动中,教师发现有一个学生把一只蚂蚱的腿折断了,教师意识到这是生命教育的极好机会。于是,教师让学生讨论腿折断对蚂蚱的影响。最终,学生意识到生命应该得到尊重和珍爱。从
2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分析,上述案例说明()。 A.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出现失误是正常的现象 B.失误使用得当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C.失误可以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D.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失误进行教学
5、按照教学中学生学习进行的模式和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否以现成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为依据,可将教学方法划分为()。
A.探究式教学法 B.感悟式教学法 C.发现式教学法 D.接受式教学法
6、下列教学活动中,属于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有()。 A.进行外国文化学习,拓宽学生视野 B.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倡节俭 C.播放爱国影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D.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7、班主任带好班级应做到()。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 D.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 8、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有( )。 A.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B.对已有教育理论的质疑 C.对教育现状的分析和研究 D.教育科学研究规划
9、下列关于无意注意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正确的有()。
A.教师的语言应生动形象、简洁流畅、抑扬顿挫、快慢适中 B.适时地呈现直观教具,用感性形象吸引学生 C.教室内部布置简朴整洁 D.教师的服饰要适宜
10、按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可分为()。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三、判断题
1、我国新课改强调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应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特点。()
2、凡是课堂上发生的预设外的情况,老师都应该将其开发成课程资源,这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教师对职业道德理论上的认识、情感下的共鸣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 4、教育政策是教育法规制定的依据,教育法规保障教育政策的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教师和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
7、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8、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9、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促进生产力发展来实现的。()
10、少年期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四、案例分析
1、王老师是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新教师,担任初一(3)班的班主任。有一天,他在上课的时候,一名学生对王老师讲述的内容不甚理解,小声要求王老师再解释一下,但王老师没有回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