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文本阅读教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8 13:31: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文本阅读教学

作者:汪学贤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03期

【摘要】多文本阅读应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实践、感受、积极思维的过程。阅读理念要重视。调动起学生主动读的兴趣。通过多文本阅读教学提高思维能力是最重要的。通过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过程使学生感悟到作者的感受、情感,感悟到整个作品的风格和情调,理解作者观察问题、描述现象的角度,理解作者看问题、分析现象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阅读理念要重视 激发学生主动读的兴趣 把阅读权交还给学生 注重学生思维的参与 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209-0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多文本阅读应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实践、感受、积极思维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发现文本意义,得出阅读体验感受。主体性是通过自主学习和尊重差异体现出来的。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阅读理念要重视

多文本阅读教学不同于一般阅读,它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这其中主体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目的主要是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实践,学习如何与文本对话,从而培养起与文本对话的能力,即我们所说的阅读能力。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构建起来的。每个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一样,他们对文本所作出的反应也不一样。

二、要激发学生主动读的兴趣

要让学生自己发现文本的意义,首先要调动起学生主动读的兴趣。例如《柔弱的人》描写的是一个强权横行霸道、弱者逆来顺受的黑暗社会。我就挑选契诃夫的《变色龙》和《套中人》进行比较阅读,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去。《变色龙》和《套中人》之幽默辛辣,有鲜明的讽刺和醒世意味;也有别于小学时学过的《凡卡》那样隽永动人,不仅有力地鞭挞和揭露了那个黑暗不合理的社会,也有着打动人心,让人掬泪同情,辛酸伤怀不已的恒久魅力。尽管学生们的结论不同,所阐述的理由也各不相同,但可以看出他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有的还触及了事件的本质。教师运用了教学策略,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认真地阅读文章并且能深入思考,自行发现文本的意义,这就是学生主动读、主动学的过程。这种主动读、主动探究、主动发现比教师进行透彻的分析效果更加显著,意义更加重大影响更加深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把阅读权交还给学生

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应该以学生为主,把阅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对话来完成,教师不可越俎代庖。多文本阅读中,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阅读、相互补充、进行生生互动的空间,无法理解时,这就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甚至是师生之问的合作、交流、沟通。这个过程实现的前提是学生拥有自由阅读的权利。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思索和更加深入的探讨。 四、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参与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通过多文本阅读教学提高思维能力是最重要的。思维从问题开始。学生读书要会提出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表自己的见解。事实上,开放性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奠定了基础,只有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空间和思维时间,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真正展现出来。正如古人所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从中提出问题,教师要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和时间。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文本的意义,更希望学生掌握阅读文本、感悟文本、理解文本的能力。

五、要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不是给出一个比学生的理解更准确、更全面、更简要、更完美的“标准答案”。不能以教师的思维替代学生的思考,以教师的见解覆盖学生的感悟,以教师的努力去包揽学生的尝试,以教师的“唯一”去统领学生的“多样”。而要通过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过程使学生感悟到作者的感受、情感,感悟到整个作品的风格和情调,理解作者观察问题、描述现象的角度,理解作者看问题、分析现象的视角和方法,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学生们众说纷纭,他们都能根据自身对文本的理解进行说明。可见,结论是什么并不重要,关键就在于怎样去启发学生证明自己的理解,因为这个“证明”过程就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阅读实践,也是一种既发散又收敛的高效度思维训练。

总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课堂模式,给学生提供一个主体参与的教学空间,给学生搭建一个阅读能力提升的平台,也迫切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学通讯》1991年12期. [2]郭振有《中国教育研究》2001-23.

[3]蒋军晶《“群文阅读”的尝试与思考》2012.9.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张艳课题《中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与群文阅读教学研究》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