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考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9/20 1:32: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品文档 第二周

1. 为什么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答:《自然辨证法》深刻揭示了科技自身的发展逻辑,把科技发展作为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很多独特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生产力范畴,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自然辩证法》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社会实践的需要,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所以说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2. 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答:性质: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不仅具有哲学属性,而且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总的来说,有两大方面、一个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辩证法的研究;一个是自然科学观,或称自然科学论,即对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的研究。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是自然辩证法研究中最富于成果和最引入注意的领域。 3.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STS的联系和区别? 答: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哲学的联系:都以科学技术的整体为研究内容。区别,在对待自然上,后者偏重哲学思考、前者偏重自然观。在对待科技对社会作用上,后者持肯定态度,认为科技促进社会进步。前者则对其作出反思,认为在资本主义之外有更好的社会形态会代替。自然辩证法和STS的联系:有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追求三者的协调发展。STS研究是自然辩证法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深入发展,也可以说自然辩证法是STS研究的重要学科。

4.在了解和思考的基础上,谈谈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

答:我认为我们作为一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是一群走在科研前列的人。特别是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我们研究的是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指导我们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是正确的,避免我们犯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自然辩证法能教会我们如何思考科学技术问题,这对我们进行技术研究是十分有帮助的。 此外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哲理论,是一门让人变聪明的学问。世间万物是精品文档

有联系的,一事通,百事通。不仅仅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运用自然辩证法学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其思想,进行思考和处理问题,这对我们将是一生的收获。 另外,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使我树立辩证自然观,缩短对自然界认识的历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强化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传播科学精神,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可以帮助我们提供有效的指导作用。为科研提供认识原则,为我建立和创造新的方法提供指导,为衔接研究中的空白提供指导切合理工科研究生实际的公共理论课,建立一种面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哲学与科学之间的特殊性与概括性科学研究需要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所以学习自然辩证法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三周

1 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改造超出了自然界本身的调控能力,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打破了地球的生态平衡,使得人类在从自然界获取的同时,也承受着惨痛的代价,大气、水、土壤的污染破坏反作用于人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乃至人类的命运。人类若想要长久地生活在地球上,就必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与自然界的所有生物和谐相处。所以说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

其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其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界的存在物,人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是生活在自然界之中的,而不是存在于自然界之外或者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

其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自然界。恩格斯说,人首先依赖于自然。马克思说,人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 2 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口质量,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在发展目标上既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又要提高公众的自身素质,改善生存和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在发展方式上既要保持经济持续地发展,又要保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清洁优美,最终达到人口、环境与资源的协调一致。

中国和世界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以及随之产生的废物也大幅度增长,为了取得长期的经济增长,中国必须找到一条可持

精品文档

续发展之路。中国的环境恶化很严重,加上庞大的人口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这些都对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重大障碍。导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一)人口方面的挑战(二)资源方面的挑战(三)生态环境方面的。

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改变观念,科学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科学地协调、改造自然,善待自然,改变过去那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其次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最后要唤起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这条道路同时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最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第四周

1、什么是科学?如何更好地理解科学?科学是真理性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社会建制?一种文化活动?一种信念?还是一种实践方式?等等。请结合自己的背景和理解进行阐述。

答: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

我认为科学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我们从很多方面来考察它,才能看得比较清晰。科学的特点是可重复验证、可证伪、自身没有矛盾。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 科学通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结和贯穿于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按人类对自然规律利用的直接程度,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实验科学两类。按是否适合用于人类目标来看,科学又可分为广义科学、窄义科学两类。 2.科学是不是最可靠的知识?有没有认识论上的特权?精品文档

即科学是否可以免于怀疑与批判? 答:科学知识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因此也不是最可靠的知识,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它可能只是对现实的一种相对正确的解释。而且没有认识论上的特权,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从根本上是因为客观世界与实践都是无限变化发展的。

科学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可靠的知识,但不一定一直是最可靠的知识,因为社会一直在发展,人们的认识也一直在进步,现在所认为“最可靠的科学”有可能在将来的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后成为谬论。换句话说,科学不是应该免于怀疑与批判。科学只是反映当时人们对规律的相对正确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会越来越接近于规律的本质。只有不断的怀疑和批判科学才能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所以不应该有什么认识论上的特权,而应该与时俱进,逐步完善甚至改变,要不我们这个社会将停滞不前,科学将得不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不能指导人类改造自然。

3.你认为在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有多大?(试举例说明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影响程度。)

答:应当说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是不奇怪的。科学认识活动由科学家以及由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共同体进行,而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是充满社会性和主观性的;科学认识活动所运用的工具和方法是人制造或创造的,内化着人的智慧、观念和目的;科学认识活动的对象是经过人的选择或加工过的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作为科学认识活动成果的科学知识的表达所运用的语言是社会的、人为的;整个科学认识活动的过程基本上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因此,诸如有关当事人的政治立场、宗教信仰、经济利益、专业背景、伦理观念、心理状态和价值目标之类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因素必然会对科学知识的内容或表达方式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这些影响有些经过科学家的主观努力或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而避免或减少,有些则无法避免甚至倒是应当主动予以考虑和加以利用的。当然还有其他几个方面:

一、团队的支持。一项科学发现或科技成果的产生虽然离不开个人,但往往更离不开一个团队的集体智慧,科学知识的产生是一个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渐变和完善的过程。

二、社会经济的需求也会对科学知识的产生起很大的作用。

三、科学知识的产生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资源的保证。需要国家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支持。

四、教育因素也是在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重要的社会因素。教育的发展状况决定了科学技术队伍的质量、数量和结构,决定了这支队伍的知识更新能力及其后备力

精品文档 量的培养。

五、政治因素对科学知识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影响。科技的发展成为各国“无硝烟战争”的主战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不但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和政策,而且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说到底,社会因素乃是科学知识形成的必要条件,要完全避免一切社会因素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就是说科学知识并不单纯由自然界决定,社会因素是科学知识面貌的影响因子,有时甚至是十分关键的支配性因素。

第五周

1、对技术的本质,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答:我认为技术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马克思主义将技术的本质定义为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即人利用和改造自然,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而技术就是人的实践活动所不能缺少的工具、手段和方法。人能动地作用于自然的实践活动,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主观的目的。总之,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推动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演化,并改变着人自身的自然。 2、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什么?

答:我认为技术与人的关系为“人利用技术,技术被人使用”。技术是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即人利用和改造自然,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而技术就是人的实践活动所不能缺少的工具、手段和方法。人能动地作用于自然的实践活动,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性的活动,实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主观的目的。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推动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改变着人自身的自然。 技术与人是在矛盾中共同发展的,技术是由人开发的,技术的产生也是人类造成的,技术产生之后,人们会利用技术去生产一些产品以服务社会,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人们肯定会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这也会促使新技术的产生,所以技术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技术。

3、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对人的生活有何深远的积极影响?

答: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了促进作用。科学技术越发达,人类社会越发展。科学技术是一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科技的历史是人类对自然、对世界的认知史,也是人类智慧的发展史。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已经创造出了前几千年都不可比拟的物质精品文档

文明。今天,人类开始进入工业化社会的高级发展阶段--信息化时代,并已形成以知识为基础与推动力的知识经济构架。科学技术更加彰显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无与伦比的力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与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4、技术的应用有何限度?如果不加限制地滥用的话,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

答:我认为i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当然科学技术也不例外。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技术发展使人类不断获得征服自然的新的力量和财富,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种种好处,但也使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着技术的挑战。技术的应用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还要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违反自然规律滥用技术,会造成气候恶化,能源危机等,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违背社会伦理滥用技术,比如滥用克隆技术,克隆人类,可能会引发许多社会问题。我们以核能为例,核能可以为人类带来无穷无尽的能源,如核能发电、核驱动力机械构件,但是核武器的滥用,会导致数十万人瞬间丧生,对地球生态环境也带来严重的破坏。

第六周

1. 科技是否是价值中立的?

答:科学价值中立的观点是:主张科学与价值无涉,科学客观地、不带价值倾向地、不带感情因素地了解自然,追求真理,科学对它的应用不负社会责任;科学家在考虑科学问题时对社会采取超然的态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许多科学家们都大致采取这种态度。至于它是否中立,我觉得要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理解科技理解科学,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科学作为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它的基本定律,基本事实具有不依赖别人,不以人的价值观念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科学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客观地知识体系,尤其不能看作是一种脱离社会和文化的知识体系。我们应该首先将科学看作是一种社会的活动,一种社会的建制,它是由作为道德载体的人来实现的,因此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中无论是选题,还进行研究或者关于研究成果的应用都要作出判断价值的,都不能是价值无涉的,不能采取超然的态度的。特别是在当代,由于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它大大地改变了世界,它造福人类同时也能毁灭人类。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不仅对自己的工作和对科学共同体的其他成员负有伦理的义务,而且对更广阔的社会负有道义责任。科学技术本身就是具备两重性的。

2. 科技研究有无禁区?

答:我认为科学研究是有禁区的。有一种观点认为,基础科学研究是没有禁区的,只是它必须被严格地限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