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基本知识试题_附答案_免费版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7:51: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保密基础知识试题

(238题)

一、填空题(共46题)

1.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 和 ,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 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2.各级国家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 的规定确定密级。

3.文件、资料汇编中有密件的,应当对各独立密件的

和 作出标志,并在封面或者首页以其中的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作出标志。

4.摘录、引用密件中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应当以其中 和 作出标志。

5.保守国家秘密是我国公民的一项 。 6.涉密人员是指因工作需要,接触、知悉、管理和掌握 的人员。

7.涉密人员上岗前要经过 和培训。

8.因私出国(境)的重要涉密人员须经 或省级 管理部门审批。

9.涉密人员脱密期届满的,对其知悉的国家秘密仍负有 。 10.涉密人员脱离涉密岗位必须实行脱密期管理,其中核心涉密人员脱密期为 年,重要涉密人员为 年,一般涉密人员为 年。

11.涉密人员脱离涉密岗位必须清退所保管的涉密载体、签订 以后,才能办理手续。

12.外聘工勤服务人员不得接触 。

13.“绝密”是 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 的损害。 14 保密期限需要延长的,由 和 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决定。 15.不准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 。 16.不准在普通手机通话和发送短信中涉及 。 17.不准将普通手机与 连接。 18.不准将普通手机带入 。 19.不得在互联网上用电子邮件传送 。

1

2

20.不准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物流方式传递属于国家秘密的 、 和 。

21.个人因公外出,应把所携带 存放在保密设备里。

22.销毁磁介质、光盘等秘密载体,应当采用 或 的方法彻底销毁,确保信息无法还原。

23.不得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上 使用移动存储介质。 24.不得使用普通传真机和一体机传输 。 25.计算机口令在网络中必须加密 和 。 26.涉密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连接国际互联网,必须实行 。

27.涉密计算机的密级应按 和存储信息的 确定。

28.计算机一旦存储和处理过一份涉密信息,就应当确定为 ,并粘贴相关密级标志。

29.未经审批的涉密信息系统,在试运行期间不能存储和处理 。

30.未经本单位 管理部门批准,不得自行对涉密计算机进行格式化并重装操作系统。

31.在涉密工作区域,禁止使用 存储介质。

32.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现场维修时,应由有关人员 陪同。

33.存储在涉密计算机或存储介质中的电子文件,只要内容涉密,就应当 。 34.机密级涉密计算机的系统登录如采用用户名加口令的方式,则系统口令更换周期不得长于 。

35.处理秘密级信息的涉密计算机系统口令长度不得少于 个字符。 36.处理机密级信息的涉密计算机系统口令长度不得少于 个字符。

37.绝密级计算机采用 口令或 身份鉴别措施。

38.符合国家保密要求的涉密计算机屏幕保护程序启动时间要求是不超过 。

39.高密级的移动存储介质禁止在 使用。 40.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禁止在 和 上交叉使用。

1

2

41.携带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外出应当履行 。

42.携带涉密计算机和存储介质外出工作,带回时应当进行 。 43.单位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应当进行 。

44.严禁将用于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具有打印、复印、传真等多功能的一体机与 连接。

45.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 的损害。

46.秘密级国家秘密是 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二、判断题(对下列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143题)

1.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 ) 2.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 )

3.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的方针是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 )

4.“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是保密工作的重要原则。 ( )

5.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 ( )

6.绝密级国际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 )

7.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 ( )

8.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 )

9.保守国家秘密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 )

10.涉密岗位根据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分为核心(绝密级)、重要(机密级)和一般(秘密级)三个等级。 (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