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国民经济核算》平时作业评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9:01: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国民经济核算》平时作业评讲(4)

责任教师 陈丽虹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第四平时作业是两套综合练习题,涉及了全书所有的内容,考察了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全面了解和灵活应用。第一套综合练习题完成较好,因为学习指导上有参考答案,而第二套练习题错误较多主要体现在需要灵活分析应用的题掌握较差,如选择题、计算题等。下面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评讲。

1.综合练习题1单项选择3,本题主要考核MPS体系和SNA体系的区别。

MPS体系与SNA体系的区别体现在三个方面,即(1)核算范围不同:MPS以物质产品生产为核算范围,把服务活动排除在生产领域以外,影响了对国民经济总量核算的完整性。SNA把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全部纳入核算范围,使社会生产、分配、使用各环节紧密衔接,从而形成全面、完整、系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核算内容不同:MPS实质上是一种实物核算体系,主要描述社会再生产实物运动,对资金运动缺乏完整而系统的反映。SNA增加了资金流量和存量方面的核算内容,并与其他核算相联结,全面巨映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3)核算方法不同:MPS采用横向或纵向平衡法,并设置一系列平衡表,比较简便和直观,但平衡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整个结构不够严密。SNA采用复式记账法,运用账户、矩阵等核算形式,把经济流量和经济存量联系起来,组成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体系。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2.综合练习题1单项选择4,本题主要考核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的区别。常住机构单位:简称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非常住单位:是作为国外来处理的。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3.综合练习题1多项选择题1,本题主要考核了生产产出的范围和内容。生产的产出既包括货物也包括服务产出;而生产核算的范围包括市场产出和非市场产出。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E。

4.综合练习题1判断题第1题,本题主要考核了市场价格的几种形式以及确定。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是要素价格,而基本价格是根据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确定的价格形式。所以本命题是错误的。

5.综合练习题1判断题第1题,本题主要考核了市场价格的几种形式以及确定。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是要素价格,而基本价格是根据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确定的价格形式。所以本命题是错误的。

6.综合练习题1判断题第2题,本题主要考核了中间消耗与消费的区别。最终产品从整个国民经济着眼,既本期的生产的产品在全范围内有被进一步加工,可供社会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最终产品不是按完成程度而是按使用去向区分。因此,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虽然是本期生产的,但并没有脱离生产过程,属于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消耗,而非最终产品。所以本命题是错误的。

7.综合练习题1判断题第3题,本题主要考核了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第I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所以本命题是错误的。

8.综合练习题2判断题第2题,本题主要考核了中间消耗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区别。中间消耗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共性在于都是货物和服务价值向产出的转移,但两者有较大的区别:中间消耗通常是一次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或转换的有形物质产品,而固定资产是在生产过程中被反复使用的货物,其价值逐渐转移到产出中。因此,在企业部门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很明显属于中间消耗,型工具如机床等属

1 / 4

于固定资产,而小型工具属于中间消耗。所以本命题是错误的。

8.综合练习题2判断题第4题,本题主要考核了财产收入的确定。收入初次分析核算的是直接与生产相关的要素收入流量,主要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财产收入、营业盈余等流量。该题中的居民家庭投资股票获得的分红属于财产收入,故属于初次分析核算的范畴。所以本命题是正确的。

9.综合练习题2判断题第5题,本题主要考核了生产资产与非生产资产的区别。根据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的定义和各自所包括的内容,原始森林属于自然资产而非生产资产;围海造田是生产活动的产出结果,是对自然资产的改善,属于生产资产。所以本命题是错误的。

10.综合练习题2单选题7题,本题主要考核了投资与消费的区别。购买汽车、室内装饰用品、自有住房的虚拟房租支出均属于消费支出,只有购买名人字画属于投资,则正确答案是C。

11.综合练习题1计算第1题,本题主要考核了增加值的内涵、计算,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和应用。

根据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公式可知, 本题的参考答案请参见第一作业计算第5题。

12.综合练习题二计算第1题,本题主要考核了资金流量核算。本题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计算应用题,解答本题的关键主要是对资金流量的理解,资金流量涉及的账户有哪些?哪个账户为始,哪个账户为终的问题?。本题的参考答案为:

(1)非金融企业部门原始总收入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财产收入-财产收入支出 =44628.72-17844.76-9728.46+2282.72-6517.83=12820.39(亿元) 非金融企业部门可支配总收入 =12820.39+321.8-2861.33 =10280.86(亿元)

此处未涉及消费,故非金融企业部门总储蓄

=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可支配总收入=10280.86(亿元) (2)非金融企业部门净金融投资

=总储蓄+资本转移收人净额-资本形成总额 =10280.86+2127.99-21458.47=-9049.62(亿元) (3)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金流量账户如下:

收入形成账户 单位: 亿元

使 用

劳动报酬 17844.76 生产税净额 9728.46 总营业盈余 17055.5

来 源 总增加值 44628.72

2 / 4

合计 44628.72 合计 44628.72

原始收入分配账户单位: 亿元

使 用

财产收入支出 6517.83 原始总收入 12820.39 合计 19338.22

来 源 总营业盈余 17055.5 财产收入 2282.72 合计 19338.22

收入再分配账户单位: 亿元

使 用

经常转移支出 2861.33 可支配总收入10280.86 合计 13142.19

来 源

原始总收入 12820.39 经常转移收入 321.8 合计 13142.19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单位: 亿元

使 用 最终消费支出 0 总储蓄 10280.86 合计 10280.86

合计 10280.86

资本账户单位: 亿元

资产变化

资本形成总额 21458.47 净借入 9049.62 合计 12408.85

13.综合练习题1计算第2题,本题主要考核了有关指标的计算和账户的编制。类似这样的题,要求编制账户并计算账户中的指标(各账户的平衡项),建议大家先编制账户,再利用账户的平衡关系求出指标。从本题所计算的营业盈余是收入形成账户的平衡项,原则收入总额为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平衡项,而可支配总收入是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所以,在计算时可在编制相关账户时同时计算这些指标。本题的参考答案和解题过程类似于综合练习题二计算第1题,所以请参见上题的上解题过程。

14.综合练习题1计算第.3题,本题主要考核了资本形成总额的计算和资本账户的编制。资本形成总额是由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的变化等构成,部分同学在写成此题时,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资本形成总额等同,造成错误,这一点请大家要切忌。本题的参考答案如下:

(1)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的变化

负债和净值变化 总储蓄 10280.86 资本转移净额 2127.99 合计 12408.85 来 源 可支配总收入 10280.86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