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22:30: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的方式来获取和形成数学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课程内容主要是间接经验。数学课程内容的这种存在方式给数学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它使得学生能在特定的计划、目标下,通过教师的组织教学,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系统地学习到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讲授是保证间接经验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的最重要的条件,它客观上就容易形成以教师、课堂为中心的局面,也容易忽视学生个体的直接经验在学习中的存在。

在数学课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不是对立的,它们应该是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在当前的数学教育理论中,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学生的数学认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建立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构建起来的。表现为书本知识的数学间接经验只有通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中积累自己的经验才能真正理解其数学意义;比如,现在使用的新教材与原来的旧教材有一个明显的转变,就是课本上的插图更加的多了,尤其是应用题,原来是文字叙述的,现在基本上都是具体的情境图加上简单的话语,显得更加生活化、人性化。也就是尽可能的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这也体现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联系。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学习数学间接经验的同时,学生也在发展自己的直接经验,特别是通过打好知识基础,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具有了主动面对生活和社会去拓展自我直接经验的能力,这正是数学学习的发展性所要求的目标。所以,我们强调重视直接经验,不仅指它有利于间接经验的学习,也在于它本身就应成为课程的重要目标。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所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它表明重视课程内容中的直接经验也是课程内容改革的目标。我们在数学课程内容组织的具体形式中,要注意这一目标的落实。比如,应强调课程和教材中的学生学习活动设计,强调他们在活动中的数学经验积累,数学观察、操作实验、综合实践等应该成为重要的课程内容形式。

综上所述,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对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直观与抽象、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这三个关系。只有处理好这三个关系,我们的数学教学才就是有效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