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编写资料长编入手 优化党史编研的资源配置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4:02: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从编写资料长编入手 优化党史编研的资源

配置

分工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一个经济规律,但是应该同样适用于党史编研工作。近年来,在党史专题的编研过程中,笔者尝试资料收集和党史专题综述撰写的分工合作,从编写资料长编人手,优化党史编研的资源配置,取得了一点体会和经验,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资料长编及其作用

资料长编是把征集、搜集来的原始资料经过归类、筛选、考证核实后,按史书纲目的要求,以时间顺序进行编排的一种资料形式。它应该是一种系统、全面、原始、准确的资料,具有原始性、真实性、条理性、完整性等特点。编写资料长编是一项从资料收集到编写史书的承前启后的工作。按照现有的分法,资料长编可分为汇辑型、纂辑型和撰述型。 汇辑型,就是把原始资料(全文或摘录)有序联缀。一般不加联缀语,资料注出处,明显有误的应注明考证结果。这种类型多适用于历史跨度不长,工作较为单一,原始资料不多的情况。

纂辑型,就是把原始资料加以整理、筛选、取舍、归并组合,进行系统处理,使之成为完整、系统、准确、可靠的资料。因为它适用于时间跨度大,工作繁杂,资料多的情况,所以要较多地加编者语来进行联缀,资料要注出处。 撰述型,就是在把握丰富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综合、消化、加工,采取撰述的方法编写,文后仍注资料出处。这种长编要求编者有较强的概括能力,精通并熟知本行业情况。 编写资料长编作为编史修志基础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对编写史书及保证史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它既是史书编写的基础、考证的依据,又是比史书更全面、更具原始性和资料性的一部完整的资料汇辑。具体地说,资料长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优化党史编研的资源结构。时代的发展,赋予了党史编研工作更多的内容和更艰巨的任务,从事党史研究,不再是一个人或者是党史研究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有志之士的积极参与。其中就需要以编写资料长编为媒体,实现撰写史书和资料收集的有机结合,共同来完成这项系统工程。

二是有利于熟悉、检查和考证资料。首先,通过将所有搜集到的资料归类、分档、排比、取舍、消化,使其系统化,对其产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不仅可以让编研人员熟悉资料,还可以更全面、更深层次地了解和掌握资料。其次,有

利于对所搜集的各类资料作一次全面的查漏补缺。通过整理,可以发现按史书的纲目要求是否缺项、断线;可以发现反映事物本质的深层资料是否齐全;可以发现是否有本地特色的资料,资料是否完备。第三是有利于对资料作进一步考证。整理资料长编,在消化、排比、印证资料时,就容易发现问题,进而对有疑问的资料进行考证、核实,以保证资料的质量。

三是有利于修订史书的纲目。资料长编是修订和完善纲目的参照坐标。它可以为修订史书纲目直接提供参照,通过对照可以看出哪些内容可以记,哪些内容不能记,哪些资料翔实,哪些资料单薄,不能支持相应的记述单元,以此来修订和完善史书纲目。此时修订出来的纲目,应该说是比较合理、比较实际和比较科学的。

四是有利于史稿的编研。一方面通过整理资料长编,可使编者进一步清晰所记事物和事件的发展脉络,在作者的大脑中作进一步的加工,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生认识,提高史书评论的准确性。同时通过对所有搜集到的原始资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理,可挤出大量水分,筛选出大量有价值的及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深层资料。另一方面,在编研史书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人员变动,频繁的人员变动会直接影响编修的进度和质量。有了资料长编,如发生人员变动,新接手者就不必再从搜集、整理资料等最原始工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