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菏泽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18:28: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年菏泽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8 年菏泽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为依据,结合近几年菏泽市课程改革实践的实际,在稳定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试题命制遵循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的指导思想;按照推进“知识立意”到“能立立意”的转变、落实“立德树人、能力为重”的基本思路,突出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评价,从结构、考查方向等方面与前两年保持一致,难度较前两年有所提高,既有利于选拔学生,又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正确的导向,促进我市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健康发展。

一、试题结构

物理试题总分 70 分,学生答卷时间为 70 分钟。共设置四大部分 28 个小题,按试题类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实验探究、计算与应用。其中 1--12 题是客观题,试题设置为单项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24 分。13--28 题为主观题,满分 46 分。其中:13--18 为填空题,每空 1 分,满分 9 分;19 题为作图题,满分 2 分;20--25 题为实验探究题,满分 19 分;26--28 题为计算与应用,满分 16 分。

题型 题量 层次

分值 一、单项选择 二、填空题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 四、计算与应用 12 基础知识 6 基础知识 7 综合应用 3 综合应用 24 34% 9 13% 21 30% 16 23% 分值比例

二、试题特点

1.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上的学生探究性实验、物理规律、习题等都可以作为科学探究的素材纳入试题中。

(1)考查“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创新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创新素养。第 22 题根据“带正

1

电荷的两个轻小物体靠近时相互排斥”这一现象,让学生提出继续探究的问题, 考查学生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能书面表述所发现问题的能力。

(2)引领学生敢于质疑,考查“解决问题能力”

第 24 题是小丽对试题中常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这句话产生质疑,探究电路中电阻改变时,电源电压是否真的不变,设计探究方案,说明探究方法。引导学生敢于质疑的意识和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的勇气,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查科学探究的过程

第 25 题重点考查学生“经历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的过程”。

22、24、25 这三个题,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设计科学探究方案的能力,包含着科学思想、科学研究方法、测量工具的使用等。

2.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关心科技发展”理念

试题源于家庭、社会,生活气息浓郁让学生很有亲切感。题目涉及的这些现象提示学生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与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熟悉的情景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身边的物理是有用且有趣的,从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了学生的学科视野,深化了学生的学科理解,感受到学科学习的价值。

第 5 题(减小摩擦方法)、第 6 题中(生活中的四个现象)、第 7 题(生活中的热现象)、第 9 题交(通信号灯)、第 10 题(安全用电)、第 28 题(旱冰鞋)等,引导学生从物理学视角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出学以致用的命题思路,凸显了物理学科的特色。

第 13 题以我国“鹊桥”号中继星的成功发射为背景,第 17 题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海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心科技发展。

试题用简单的问题传递“宽”与“广”的导向,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紧密联系,落实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3.重视基础知识、实验技能和方法考查

试题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例如第 17、18、23、26、27 等题都是《考试说明》中要求理解层次的内容或是《课标》中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例如,第 26 题体现了对力学重点概念的考查和辨析,引导教学重视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试题注重对实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基本仪器的读数,实验原理的解读,实验方案的设计,如第 20 题、21 题考查学生能否会用简单的实验仪器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第 23 题是一个常规的实验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考查了简单电路的连接、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和作用、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用简单图表描述实验结果等。重点考查学生的基本的科学素养,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引导教学重视实验,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总之,试卷以考查物理知识及应用为主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不仅注重考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能力积累,还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生从课堂、家庭和社会实践中所积累的知识和方法考出来。

三、试卷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1.试卷总体统计数据说明的问题 考生人数 71045 满分 平均分 70 37.52 得分率 满分率 53.6% 0.02% 难度 0.54 前 25% 中 50% 后 25% 平均分 平均分 平均分 59.1 37.79 15.39 从实测结果上看,整体难度为 0.54。试卷基本题约占 35 分左右,而四分之一的学生得了 15 分,这说明:

(1)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或者在课堂上学习效率低下,或者是学校管理有盲区。 (2)学生两级分化严重。

2.选择题答题情况反映出的问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标准答案 D C C B B D C A B D B A 正答率 88.24% 87.04% 55.72% 52.35% 83.23% 62.11% 74.48% 64.48% 72.58% 94.5% 66.9% 59.21% 选 A 3.35% 4.37% 6.58% 12.96% 6.82% 32.64% 6.82% 64.48% 3.3% 2.15% 2.39% 59.21% 选 B 2.09% 4.41% 20.64% 52.35% 83.23% 3.32% 9.43% 15.6% 72.58% 1.54% 66.9% 12.89% 选 C 6.23% 87.04% 55.72% 16.82% 6.54% 1.82% 74.48% 5.96% 6.57% 1.63% 17.83% 24.36% 选 D 88.24% 4.02% 16.68% 16.91% 3.27% 62.11% 9% 13.62% 17.18% 94.5% 12.68% 3.29% 从选择情况来看:正答率范围在 52.35---94.5%。

第 1 题:是对生活中常见的速度、质量和长度等数值的估测。解此题的关键是对常见物体的质量、速度和长度要有初步的估测能力,对相关单位要有比较直观的认识。正答率为 88.24%,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常见物体一些物理量的估测还是比较客观的。C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