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幼儿园教育基础》复习备考资料(学前教育-专科-12339-郑三元-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2:05: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趣味性等多个特点。

10、幼儿园教学设计与指导要求(论述)

(1)教学活动目标(活动目标的确定是评价活动设计有效性的关键,通常包括情感态度、认知和动作技能三个方面)

(2)教学活动准备(包括幼儿经验准备、材料准备及投放、场地及空间准备) (3)教学活动过程(包括导入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11、组织教学活动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论述)

(1)要有目标意识,活动过程要与活动目标对应,活动过程的设计与实施是为了完成预设的活动目标;

(2)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3)注意引导方法及风格的变化,给幼儿新鲜感,使活动更有趣。

12、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园中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主要包括入园、盥洗、进餐、喝水、如厕、自由活动、午睡、离园等。(名词解释)

13、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特点:基础性、独特性、习惯性、情感性。(理解)

14、自由活动是指幼儿自己选择活动内容,玩具材料及玩伴,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参与、充分交往,获得直接经验,体验各种情感的活动过程。(名词解释)

第八章 幼儿园教育的合作与衔接

1、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的教育影响。(名词解释) 2、幼儿家庭教育的作用(简答) (1)对儿童身体发展的作用; (2)对幼儿智力发展的作用; (3)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3、幼儿家庭教育的特点:率先性、情感联系性、个别性、灵活性。

4、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与家庭在平等沟通、协商的基础上达成相互理解,形成共识,继而相互支持、配合,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目标的教育过程,又叫家园共育。(名词解释) 5、幼儿园与家庭教育合作的内容

(1)幼儿园方面:尊重家长,获得家长信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2)幼儿家长方面:支持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参与幼儿园管理。

16

6、幼儿园与家庭教育合作的途径: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学校、开放日活动、家园联系园地、家长联系信箱、家园联系册、幼儿成长档案、家访等。(选择题)

7、社区教育的特点:地域性、整合性、形式多样性。社区教育是幼儿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补充。 8、幼儿园与社区教育合作的内容(简答) (1)幼儿园为社区服务 (2)社区为幼儿园服务

① 发挥社区的人力资源优势,支持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 ② 将社区的文化资源融入到幼儿的教育内容之中; ③ 利用社区的物质资源,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便利。 9、幼儿园与社区教育合作的途径:请进来,走出去。

10、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工作的简称,实质指的是儿童连续的、不断发展的身体、心理、社会性发展上的衔接。(名词解释)

11、德国哈克教授指出,处于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阶段的儿童,面临着人际关系、学习方式、行为规范、社会机构、期望水平、学习环境六个方面的断层。 12、当前我国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论述、理解) (1)衔接的单向性 (2)衔接的片面性 (3)衔接的超前性 (4)衔接的形式性 (5)师资力量薄弱

13、幼小衔接的工作措施(论述) (1)政府为幼小衔接工作提供政策支持;

(2)幼儿园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入学准备是指为幼儿进入小学学习而对其进行相应的身心品质培养的工作总称); (3)小学为儿童做好入学适应; (4)注重家庭在幼小衔接中的作用。

14、德国幼小衔接工作的特点:减少延迟入学的人数;混龄教学;时间灵活。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