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4 4:38: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
一、教学艺术
堂教学艺术
爱因斯坦对教师的修养提出三条基本要求:一是德,即崇高的思想品德;二是才,即知识渊博;三是术,即高超的教学艺术技巧。
教学离不开艺术。只有讲究艺术的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必须讲求科学性,必须遵循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及其表达方式的规律性和原则性,但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要求教师发挥独创性,灵活地运用教学原则,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只有把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所谓教学艺术,就是教师运用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响、图像(包括文字、符号、图表、模型、实物、标本)等手段,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原则,创设教学情境,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组合运用的一整套娴熟的教学方法、技能和技巧。
(一)教学艺术的特点 1.形象性:
教学科学主要运用严密的逻辑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艺术则主要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来达到教学目的。
要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就要借助语言、表情、动作、直观实物、绘画、及音响等手段,对讲授的内容进行形象描绘,这是学生理解、接受知识的首要条件。其中,教师语言的形象性最为重要,通过比喻、类比,可使学生立得要领、顿开茅塞,透彻理解。
2.情感性:
教学科学主要运用理性,以理服人;而教学艺术则是运用情感,以情感人。 教学过程既是教学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其中,教师热情、乐观、和善、满面春风的教态,与冷漠、忧郁、严厉、满面愁云的教态,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
教师要善于表现出情感性教态,创设情感性教学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性因素,把学生置于一种情感激发、陶冶的气氛中,使之为之所感,为之所动,这是教学艺术的一种体现,是教学成功的保证。
3.创造性:
创造性是一切艺术的生命,也是教学艺术的突出特点。没有创造,就没有教学艺术。
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创作,而且比艺术家的创作更富有创造性。 教学艺术特别要求具有求异性和独创性。
在教学实践中,具有教学艺术素养的教师的教学与人小同而大异,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教学艺术中的创造性,除了具有求异性和独创性以外,还应具有应变性。及时、巧妙、灵活地处理教学中事先未意料到的偶发事件。
“应变”是教师一切创造中最复杂的创造之一,是一切教学智慧和机智的艺术结晶。它限时、限地、限情境地要求撞击教师创造性灵感的火花。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艺术修养,还要具备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是否具有“应变”的创造才华,是区别“平庸教书匠”和创造性教师的重要尺度。
4.审美性
审美性是教学艺术最突出的特点。
教学艺术的审美性表现在教学设计的美、教学过程的美、教学语言的美、教态的美、扳书的美等方面。
教学设计的美表现为教学计划、方案新颖、别具一格而又具有可行性、富有成效。
教学过程的美表现在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起(开始)能引人兴趣;承(上下衔接)能环环紧扣,别具匠心;转(转化)能自然畅达,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合(结尾)能令人顿开茅塞,豁然开朗,或者余味无穷,发人沉思。
教学语言的美表现为生动形象、言简意赅、精确明快、富有情感。 教态的美表现为衣着打盼美观大方,仪态端庄,态度真诚、热情,举止潇洒、自然等。
扳书的美表现为布局设计比例协调,对比鲜明,有系统而又重点、难点突出,书写规范而且漂亮、工整等。
必须明确指出:在教学艺术中,审美仅仅是手段,是从属于教学效益,并以教学效益为取舍标准的。只有当既美且能发挥更大的教学效益时,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教学艺术。
(二)教学艺术的功能(作用) 1.实现愉快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愉快教学是要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兴趣盎然地专注地参与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避免课堂沉闷,压抑学生潜能的发挥,以及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培养学生美感,促进美育实施。
听一堂具有高超教学艺术的课,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审美的过程。教师美的形象与品格及美的语言、教态、板书等教学活动都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感觉,形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和心理品格。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艺术的审美功能,对学生施行审美教育。
二、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学艺术的集中表现,主要包括:教学组织艺术、教学语言艺术、板书艺术和教师的动姿艺术等等。
(一)教学组织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而且也是组织者的角色。
教学组织艺术,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并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采用的一系列创造性的、充满美感的措施和手段的技能、技巧。
课堂教学组织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适当的教学节奏;
教学节奏一方面涉及教学速度,即课堂教学的“紧张度”,另一方面涉及课堂教学的难度。
教学速度是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难度的教学量。适当的“紧张度”和“难度”以及它们在课堂教学中规律性的变化,就构成了课堂教学的节奏。教学速度太慢,学生会感到厌倦乏味;速度太快,大量学生就会掉队。
没有一定的难度,就不能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获得进步。但难度太大,使学生负担过重会影响健康、走向反面。
构成难度的因素有三:即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和新颖度。
广度即教学内容的分量。一般地说,分量越重,难度越大。但内容浅显,光分量多也不能说难度大。所以还要考虑内容的深度。
内容越深,难度越大。新概念、内容越多,新颖度越大,难度也越大。 教师要掌握好适当的难度、速度,即教学节奏,这是一项教学艺术。 2.掌握导课和结课的艺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艺术性的导课,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
导课无固定不变的模式,全靠教师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创造性设计。
导入的类型有:①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方式导入;②利用直观演示的方式导入;③用实验演示的方式导入;④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问题导入;⑤巧设悬念,以提出事物矛盾的方式导入;⑥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⑦运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导入;⑧从审题入手,以提纲挈领的方法导入;⑨利用知识的衔接与转折导入等等。
导入技能由:①集中注意,②引起兴趣,③明确目的,④进入课题四方面所构成。
导入技能最优化的要求是:
a.??导入具体、简捷,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相适应,即导入具有针对性;
b.??导入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能给学生创设出思维上的矛盾冲突,并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即导入富有启发性;
c.??导入能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处于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即导入富有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