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2型动车组制动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4:04: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司机室或ATC装置发出制动指令后,制动控制装置首先对列车运行速度进行判断。当速度大于25km/h时,制动主回路构成(PB转换器转为制动位置),然后制动接触器动作(B11闭合、P11打开、P13打开),随后依次是励磁削弱接触器打开、预励磁接触器投入,最后,断路器投入(L1闭合)。

此时,由电枢绕组、励磁绕组和主电阻器构成电阻制动主回路,并使电流向增加原牵引时剩磁的方向流动,再由主电阻器最终将电枢转动发出的电能变为热能消散掉。

2.再生制动的工作原理

与电阻制动相比,再生制动的主回路中没有了主电阻器。制动时回路中各部件的动作与电阻制动时一样,只是电枢转动产生的电能要回馈到电网。

电制动具有摩擦部件少(仅有轴承)、维修工作量少、可以反复使用等优点,担负着动车组制动减速时的大部分能量。但由于增加了控制装置和制动电阻等设备,使重量增加;而且,如果条件不具备就不能产生制动作用(即电制动失效)。因此,为提高可靠性,高速动车组的制动控制系统具有在电制动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自动切换到摩擦制动系统的功能。

结束语

踉踉跄跄地忙碌了两个月,我的毕业设计课题也终将告一段落。但由于能力和时间的关系,总是觉得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可是,我又会有点自恋式地安慰自己:做一件事情,不必过于在乎最终的结果,可贵的是过程中的收获。以此语言来安抚我尚没平复的心。

从开始接到论文题目时,再到论文文章的完成,每走一步对于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和挑战。这也是我在大学期间独立完成的最大的任务。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感受。通过这次设计我开始独立的学习和探索,查看相关的资料和书籍,让自己头脑模糊的大概到逐渐清晰,使自己的设计逐步完善起来,每一次改进都使我收益颇丰。从中我也了解到制动系统的重要性。 虽然我的论文不是很成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我付出了自己的劳动,这是我引以自豪的地方,我相信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其中的酸甜苦辣。 这次论文的经历也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设计是要真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对自己的论文就不会有所突破,希望这次经历能让我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

本文对CRH2型动车组制动装置的组成、特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只要内容包括制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制动系统的分类、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等,还介绍了CRH2和谐系列动车组的概念。本文结合和谐系列动车组的实际情况涵盖了CRH2和谐系列制动系统的基础通用知识,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毕业设计,也许是我大学生涯交上的最后一个作业了。想籍次机会感谢三年以来给我帮助的所有老师、同学,你们的友谊是我人生的财富,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的老师们给我不厌其烦的指导。在此,特向他们道声谢谢。

致 谢

通过五周的努力,毕业设计总算圆满地划上了句号。回想起前阶段艰苦奋战的日子,我心里的感触非常的深。

毕业设计是一次课题的大总结,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们的查阅和整理资料能力,理论和分析的总结能力,将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我们还可以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和简单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还能增强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我们的毕业设计仅用了七周的时间,也许有很多人也不敢相信五周的时间里我们能做出怎样的东西来。但事实证明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毕业设计是一次课题的大总结,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们的查阅和整理资料能力,理论和分析的总结能力,将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我们还可以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和简单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还能增强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毕业答辩前终于看到自己满意的成果,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激动。翻开设计说明书我看到了许多满意之处,例如能结合我国铁路现状引入课题,对于制动系统的每一部件都能结合图文分析,同时还引入当前铁路的先进技术;我觉得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没有把握好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即该详细分析的地方没有详细分析该简单分析的而不够简单,由于时间关系还存在知识点有遗漏的地方。

在最后,我要感谢陈春棉老师一直以来给我们的指导和帮助,给我们提供了许多非常可贵的参考资料。同时要感谢小组同学对我的帮助以及提出的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CRH1型动车组 张曙光主编 中国铁道出版社 2.CRH2型动车组 张曙光主编 中国铁道出版社 3.动车组制动技术 王月明主编 中国铁道出版社 4.动车组制动系统 李益民主编 中国铁道出版社 5.廖锦春.机车车辆制动装置,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年 6.李芾 安琪 高速动车组概论,2008年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