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标注-翻译(收藏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6:07: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1.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蕴深远的格言。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

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鱼戏莲叶北。

【注解】这首诗描写了采莲时观赏鱼戏莲叶的情景。《乐一年级下册 府解题》云:“《江南》,古辞,盖美芳晨丽景,嬉游得5. 春晓 唐?孟浩然 时也。”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古代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歌中用“莲”字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莲”和“怜” 【作品注释】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同音,因此也借来表示“怜爱”的意思,如南朝乐府《西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清如水。”宋朝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予独爱莲之【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 搅乱我酣眠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更赋予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莲花以品性高洁的形象,从此莲被誉为“花中君子”。 6.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语文课程标准》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75 首 一年级上册

2.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直译】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韵译 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1.离离:繁盛的样子。 2. 原:原野。 3. 荣:繁盛。 4. 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远芳:牵连一片的草。 5.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 6.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借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3. 悯农 唐?李绅

萋”的典故。王孙:贵族。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萋:草盛的样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1.悯:怜悯。2.粟:(sù) [简析] 这是一首【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所受的残酷剥削。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掩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子”,以“春种”“秋收”,农民的劳动。从“一粒粟”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的深情。 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7.池上 唐?白居易 地闲置着。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诗歌注释】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这真是触目惊心!船行进。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懂得。 ④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⑤浮萍:一种浮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生在水面的植物。 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诗歌译文】译文 1: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

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4. 悯农 唐?李绅

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译文2: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1.悯:怜悯。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简析]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首山水小诗,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深深地激发着人们对庐山风光的向往和祖国山河的热爱;而庐山瀑布,它的形象也随同这首诗,宛如天上皎洁明亮的银河,在

【注解】解落:散落。三秋:秋季三个月,即指整个秋作者眼前闪闪发光,永不消逝。

天。二月:早春,农历二月。翻译:风吹落了很多的秋【直译】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叶,催开了早春二月的鲜花;吹过江,卷起千层高的大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浪;吹入竹林,吹歪了万竿的竹子。 【简析】秋风一吹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来,便会使枝叶零落,令人感到萧瑟、凄凉;但是一到11.山行 唐?杜牧 了二月,和煦的春风一起,花朵绽放花蕾,大地又充满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了生机。有时大风从江面上吹过,掀起千尺巨浪,有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微风吹入竹林,千万根竹子随著风东倒西斜,又是另一【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番景象。这是一首歌咏风的诗。在诗人眼中,风是有生的山。 3、径:小路。 4、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命、有感情的,会随著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有各种不思。 5、深:另有版本作“生”。 6、坐:因为。 7、同的面貌,给人不一样的感受。诗中所描述的,便是作霜叶:被霜打过的枫叶。 8、远上:登上远处的。 9、者平日的观察。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山:高山。 10、车:轿子。 11、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树林。

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译文】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斜斜。 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下

车来,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9.鹿柴 唐?王维

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8.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1)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2)但:只。闻:听见。(3)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4) 照:照耀(着)。 作品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 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余辉映入了深林, 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二年级上册

1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忆:想念。[2-4] ? 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作者的家乡蒲州就在这一带。?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8)山东兄弟[1]: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而王维当时在华山西面的长安,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译文】我一个人孤独地在异地他乡漫游,每到佳节就加倍地思念亲人。我知道在那遥远的家乡,兄弟们一定在登高望远;他们都插着茱萸,就为少了我而感到遗憾伤心。

10.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这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山水诗,描写的是庐山瀑布。庐山雄伟峭拔的香炉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远看瀑布像一条白链高挂在前边江面上。它那陡峭迅疾的气势,叫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之上泻落下来了啊!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2.香炉——炉山西北部一座高峰的名字。3. 紫烟——山上水气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紫色烟雾。4. 前川——山前面的河水。5. 银河——天河。6.九天——天空最高处。

这首七绝,描写庐山瀑布的壮观。首句写阳光灿烂、紫烟缭绕的香炉峰,算是铺设背景;然粕刻画瀑布的形象:“瀑布挂前川”,写瀑布从山顶直垂下来,就像悬挂在山前河道的上空一样;“飞流直下”,写瀑布的水流迅猛如飞,一泻到底;“三千尺”,夸张地说香炉峰高,瀑布水长;“银河落九天”,用天河落地的奇特想象,比喻瀑布的壮丽形象和雄伟气势,读起来仿佛看见那银白耀眼的光泽,听到那惊心动魄的轰响。从“遥看”到“疑是”,由见景而生情,使人感受到诗人欣赏瀑布时的兴奋和喜悦:啊,我当是银河从天上跌下来啦! 这

13.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①汪伦: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宋蜀本《李白集》此诗题下有注曰:“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据此,后人多以为汪伦是一“村人”。今人汪光泽、李子龙先后发现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仁素公之次子也,为唐时知名士,与李青

莲、王辋川诸公相友善,数以诗文往来赠答。青莲居士尤为莫逆交。开元天宝间,公为泾县令,青莲往候之,款洽不忍别。公解组后,居泾邑之桃花潭”(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②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③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④不及:不如。

【译文】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 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团团:圆圆的样子。圆影:指月亮。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问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 羿:我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14.咏鹅 唐?骆宾王

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天人:天上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人间。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解】①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之精也。”阴精也指月。沦惑:沉沦迷惑。 去去:远去,用诗词来赞美鹅。 ②项:颈的后部。这里指鹅的脖子。 越去越远。 凄怆:悲愁伤感。 作品译文:小时候不认③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④拨:划。 【原文大意】: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鹅,鹅,鹅,弯曲着脖子对天唱着歌。一身雪白的羽毛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浮在绿水上,红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 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

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15.忆江南 唐?白居易

不明。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宁。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

远走开吧。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蓝。

肝肠寸断。 能不忆江南?

【注释】①日出句:早晨太阳出来以后,照得江边盛开17.凉州词 唐?王之涣 的花儿,红艳得比火还要红。 ②春来句:蓝,用蓝草制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成的颜料,也叫靛青。春江青碧,好像靛青的颜色一样,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阳光下泛着绿波。 【注释】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黄河,在这里指【译文】春日,朝阳照耀下的江畔花朵,红得胜似烈火;的是黄沙。孤城: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这里指玉门关。 江水碧绿的颜色,只有蓝草可以相比。这一切,怎能不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羌:古代的撩起我对江南的回忆?诗人用对比、夸张的手法,对江一个民族。 6)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杨柳:指一种南水乡的诱人春色进行了形象的描绘,红绿相映,光彩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度:越夺目,印象强烈,引人入胜。 过。

【诗意】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16.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

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折杨柳》去埋怨春光迟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迟呢, 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二年级下册 谁餐?

【注释】 ①寻:寻访。 ②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

【注释】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③不遇:没有见到。 ④童子:小疑:怀疑。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孩。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⑤言:回答,说。 ⑥云深: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指山上云雾缭绕。 ⑦处:地方。 【译文】 苍松下,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我询问隐者的童子,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 还指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

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

心肝。

18.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