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球游戏》说课稿.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0:14: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摸球游戏》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中午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摸球游戏》,下边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摸球游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的第一课时。它属于《数学课程标准》四大学习领域之一“统计与概率”中的知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通过“猜测——试验——分析试验数据”,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2、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这一课是学习了二年级的“感受不确定现象”的知识基础上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性大”“可能性小”等词语进行描述,从而为今后学习可能性以及用数值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打下基础。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在二年级上册中学过《抛硬币》,已经初步感受了不确定现象,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的

词语描述这些现象。但每人的认知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利用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能让学生学得更好。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对“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要侧重于初步的感受和体会的要求,体现《数学课程标准》“过程性”目标,借助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根据数学内容,我设立了以下数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经历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过程,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能力目标:

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对周围熟悉事件的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间的合作能力,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德育目标: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发展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已有的概率知识,我把“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作为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着“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这一课改理念,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猜测、观察、试验与交流等教学方法,创设摸球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操作、合作交流、分析归纳、游戏体验等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在充分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积极参与、勇于交流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三、说学法

在“摸球游戏”中,我创设了“猜一猜”“摸一摸”“说一说”环节,通过猜测、实验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寻找知识的秘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发展。在“想一想”中,学生任意摸球,老师都能猜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活了。为了让学生更感兴趣地学下去,我设计“摸一摸”,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把操作过程记录下来,在“说一说”中,学生通过观察、整理记录的数据,从中发现摸到不同颜色球的可能性与球的数量有关。假设得到验证,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充实。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设计主线是激趣导入----探究新知----应用实践。 (一) 激趣导入——学生摸球老师猜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