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5 13:06: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童庆炳主编
二、文学作为文化
在中国魏晋以前和西方18世纪之前,文学通常被作为一般文化形态即广义文学看待。 1、魏晋前,文学泛指一切文章
“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文学、德行、言语、政事为孔门四科; 诗有多方面作用;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 2、古希腊
未产生一般文学概念,只有文学的特定形态,如史诗、颂诗、演讲术、悲剧等。文学( literature ):14世纪自拉丁文litteratura和litterae引进
古代广义的“文学”观表明两个问题:一是“文学”还没有从历史、哲学、演讲术等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获得独立地位,二是它还没有被赋予特殊的审美性质。小结:最初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学的文化含义。 三、文学作为审美
文学的审美含义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狭义文学从广义文学分离、独立出来,在中国大致完成与魏晋时期,在西方完成于16-18世纪,成为特殊审美形态。 文学审美含义通行的原因:
1、人类活动的发展使文学从一般文化形态中独立出来;
2、现代学科分类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文学被划分到审美—表现领域,专门承担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 1、中国
魏晋时期,宋文帝“四学”:儒学、玄学、史学、文学,文史正式分家。 曹丕《典论?论文》:“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 陆机:“诗缘情” 钟嵘:“滋味”
刘勰:“情者文之经”,“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萧统、萧绎、沈约:声律等方面的努力 2、西方
18世纪诗正式成为“美的艺术” 。查里斯·巴托把诗与绘画、雕塑、音乐、艺术和修辞等纳入七种“美的艺术” (fine art)之中,手工艺、科学不再是“艺术”;
浪漫主义作家、诗人在创作上对审美的追求; 四、文学作为惯例
1、惯例,在这里是指人们在使用文学概念时,有意无意遵循或建立的某种未经言明而又约定俗成的规范。 2、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
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像、虚构和情感等特性;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如。威廉斯《便条》
第二节、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一、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文学作为意识形态,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间接的,通过上层建筑中政治等中介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
文学创作和文学史研究,应当置于宏观的社会结构之中,才能对文学活动作出科学的解释。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本源。文学的唯一源泉是社会生活。
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律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商品意识形态 。“纯”意识形态原则上是不存在的。 2、审美意识形态
- 11 -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童庆炳主编
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审美方式的三个方面:从目的看,审美是无功利的;从方式看,审美是形象的;从态度看,审美是情感的。参看康德《判断力批判》“审美判断力的四契机”“美的分析”:1)“非功利而生愉快”;美在对象的形式而非实际存在。2)“无概念而有普遍性”,想象力与知性的自由运动,心理方面。3)“无目的的目的性”,非客观目的,是主观目的,哲学概括。4)“共同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审美之根源在社会。】
3、 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性
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 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 4、 文学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看起来只是一次远离社会生活的个体审美事件,但归根到底总是与某种思想、观念、意识联系在一起的。 举例:汪曾祺《受戒》 5、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
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表现: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 (1)无功利与功利
无功利(disinterested,又译无利害),指人的活动不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
审美的无功利性(disinterestedness)指作家或读者的创作或欣赏活动不指向直接的实际利益满足的特性。非经济商业利益:“名画”拍卖。非政治权力利益:萨特“笔当作一柄剑”。非科学知识目的:读《红楼梦》,学中医。非物质占有目的:类同物质消费。 文学直接地是无功利的,但间接地或内在地又隐伏着某种功利性(interestedness);
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 (2)形象与理性【从表现方式】
审美形象的含义及特征:艺术形象是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同时又渗透想像、虚构或情感等精神过程 ,审美形象总是假定的、不确定的或模糊的 。
审美形象与艺术直觉:形象在直觉的瞬间真正活现出来; 直觉是主体对于对象的不依赖概念而获得的瞬间领悟;审美直觉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直接的而不是间接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
文学中的理性:理性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所构成的思维过程,与形象方式相对;形象成为文学的直接存在方式,形象又依赖于理性的力量;艺术形象本身蕴含着某种理性;理性使艺术形象服务于特定时代的人类生活; 形象与理性(小结)
文学的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了文学是形象的 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文学蕴含某种理性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在表现方式层面表现为文学直接地是形象的,在深层具有某种理性 (3)情感与认识【从主观态度】
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凝聚在审美形象中的主体态度
审美情感的特征:超越个人利害得失而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 情感的形式或形式的情感;与审美无功利、审美形象相互渗透,并通过它们而显现
文学也是认识的:文学不仅表达主观情感评价,而且也表达客观理智认识;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必然包含认识因素; 情感与认识(小结)
? 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在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
文学的情感性和认识性应当联系起来考察 (4)小结
文学具备审美与意识形态双重属性: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的;这种双重属性存在于其特有的具体语言组织所形成的话语蕴藉之中,通过话语蕴藉显现出来。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语言活动。
第三节 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 12 -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童庆炳主编
1、文学与话语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文学所运用的语言并不是语法意义上的“语言”,而是一种实际交往的特殊“语言”--话语。(强调语言的社会关联性、活的语言)
索绪尔的语言理论:语言区分为语言系统(1angue,或译语言、语言结构)和言语(parole)两种成分,前者指社会普遍性语法系统,后者指个人的实际语言行为。
福柯的话语理论:话语指语言结构与言语结合而形成的更丰富和复杂的具体社会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 话语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而从事沟通的具体行为或活动,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语境中通过本文而展开的沟通活动。文学正是这样一种话语活动。文学作为话语包含如下五个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和语境。一是说话人,这是话语的两主体之一,是体现在本文中的叙述者或抒情者角色和作家因素。二是受话人,这是话语的另一主体,指阅读本文的接受者角色和读者因素。三是本文,这是供阅读以便达到沟通的特定语言构成物。四是沟通,这是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通过本文阅读而达到相互了解或融洽状态。五是语境,这是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话语行为所发生于其中的特定语言关联域,包括具体语言环境和更广而根本的社会生存环境。 文学话语的特殊性:文学是一种话语行为或话语实践,有具体社会关联性,与社会权力关系有紧密联系。 2、文学与话语蕴藉
蕴藉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 蕴藉包容性的含义:多种不同理解可能性的话语状况; 中国古典美学中论蕴藉: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综意浅切者,类乏酝藉”, 把“酝(蕴)藉”作为评价作品成就的重要标准之一。 《文心雕龙·隐秀》:“文外之重旨”、“以复意为工”,提出“重旨”和“复意” ,指文章蕴含其他重要意义。 强调“深文隐蔚,余味曲包” ,“使酝藉者蓄隐而意愉” 张炎、贺贻孙:
张炎《词源·杂论》评元好问词“深于用事,精于炼句,有风流蕴藉处,不减周、秦。”
贺贻孙《诗筏》“诗以蕴藉为主,不得已而溢为光怪尔。蕴藉极而生光,光极而怪生焉。李、杜、王、孟及唐诸大家,各有一种光怪,不独长吉称怪也。怪至长吉极矣,然何尝不从蕴藉中来。”
“所谓蕴藉风流者,惟风流乃见蕴藉耳;诗文不能风流,毕竟蕴藉不深。” 王夫之、赵翼、刘熙载
王夫之《古诗评选》评江淹诗“寄意在有无之间,慷慨之中自多蕴藉”
赵翼《瓯北诗话》赞李白古乐府诗“皆酝藉吞吐,言短意长,直接《国风》之遗。”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东坡《满庭芳》‘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语诚慷慨,然不若《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尤觉空灵蕴藉。”
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其语言组织内部包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具体地说,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性质,二是被创造出来供阅读的特定语言性本文带有话语蕴藉特质。
文学与话语蕴藉: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这两层意思在文学中是统一起作用的。 3、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沈祥龙:《论词随笔》含蓄者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馀味,篇中有馀意。
叶燮:《原诗·内篇》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
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等,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 含蓄与含混:含蓄突出表达上的“小”中蓄“大”,含混偏重阐释上的“一”中生“多”;一致性:话语蕴藉特性。 4、文学的定义: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第五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 13 -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童庆炳主编
第一节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指导思想。这是区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和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的首要标志。
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能否得到发展的根本保证。
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上层建筑性质,决定了它对形成、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功能和作用。 二、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 主导性
我国社会结构中的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主导方面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部分和主导方面,应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 层次性
从文学活动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关系看 从政治思想性质看 从审美价值和艺术性看 多样性
人民的审美需要也是多方面的,文学活动绝不应是单调划一的,不能搞模式化、概念化、公式化 社会主义文学活动应是主导性、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文学活动的多样化发展,能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走向新的更大的繁荣
第二节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
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
满足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提高人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这是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的价值取向
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的价值观的核心
高尔基《个人的毁灭》:人民不仅是创造一切物质价值的力量,人民也是精神价值的惟一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无论就时间,就美还是就创造天才来说,人民总是第一个哲学家和诗人:他们创作了一切伟大的诗歌、大地上的一切悲剧和悲剧中最宏伟的悲剧——世界文化的历史。
鲁迅:歌,诗,词,曲,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己有,越做越难懂,弄得变成僵石,他们就又去取一样,又来慢慢的绞死它。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主要是通过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而实现的。即通过艺术作品的审美感染力量,去影响人们的情感和心灵,进而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 二、雅与俗:“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统一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有一个雅与俗、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双向运动的发展过程 雅与俗,从字面上讲,一个是指高雅美好,一个是指平凡通俗。文学艺术的雅与俗的界限仅是相对的,往往是俗中有雅,雅中有俗 。 举例: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当时称为“雅”的作品,实际是“庙堂”文学,而当时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国风”,今天看来,艺术水平却远高于那些“雅”的诗歌。宋词在当时与诗相比是“俗”作品,所谓“诗庄词俗”,但从今天看来,许多优秀的词作已属高雅作品了。 毛泽东论雅与俗:1某种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多数人所不需要,甚至对多数人有害,硬要拿来上市,拿来向群众宣传,以求其个人的或狭隘集团的功利,还要责备群众的功利主义,这就不但侮辱群众,也太无自知之明了。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就算你的是“阳春白雪”吧,这暂时既然是少数人享用的东西,群众还是在那里唱“下里巴人”,那末,你不去提高它,只顾骂人,那就怎样骂也是空的。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 2人民要求普及,跟着也就要求提高,要求逐年逐月地提高。在这里,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而这种提高,不是从空中提高,不是关门提高,而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这种提高,为普及所决定,同时又给普及以指导。
小结:对目前文艺领域出现的雅与俗的问题,要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出发,在普及—提高—普及、俗—雅—俗—雅以至
- 14 -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童庆炳主编
无限循环的发展过程中,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三、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艺术珍品
社会主义时期的各种文学艺术活动,就应更加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更多的艺术珍品,塑造出各种各样的更真实、更生动、更富有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我们这个伟大变革时代的新的精神风貌。
努力创造各种各样的、有血有肉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尤其应大力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
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是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民审美理想的具有新颖生动的个性和丰富多样的性格内涵的社会主义革命者、创业者和建设者形象。
四、作家、艺术家与新时代的人民群众相结合 作家和艺术家是文学活动的主体
鲁迅: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把理论联系实际,把读有字的书与读“无字书”结合起来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工作者要学习社会,这就是说,要研究社会上的各个阶级,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状况,研究它们的面貌和它们的心理。只有把这些弄清楚了,我们的文艺才能有丰富的内容和正确的方向。
第三节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发展
一、继承与革新: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
文学活动的历史继承性
马克思: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是希腊艺术的素材。 文学活动的历史继承性
思想内容 艺术形式 批判地继承
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排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 二、借鉴与创造: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沟通 世界文学的提出:
《歌德谈话录》: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所以我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的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
由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是人类文学活动发展的历史趋向 世界文学在形成的过程中不是要取消民族文学
各民族文学应在汲取其他民族文学养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本民族文学的民族特色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学
文学活动是一种最具个人创造性的精神生产活动 思考问题 1.简述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