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基础实验教学指导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1:04: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光纤基础实验教学指导

光导纤维(optical fiber),简称光纤,是一种可传导光波的玻璃纤维。光纤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应用于图像传输,主要在医学上用于观察人体内部。当时用的光纤传输损耗很大,即使最透明的优质光学玻璃,损耗也达到1000dB/km。在理论的指导下,人们不断改进光纤制造工艺,光纤的损耗已经达到2dB/km。从而使长距离多路通信传输成为可能。随着光纤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某些光纤易受温度、压力、电场、和磁场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光强、相位、频率、偏振态和波长的变化。光纤无需其他中介就能把待测量和光纤内的传导光联系起来,能够很容易的制成以光纤为传感媒质的传感器。从而诞生了一门全新的光纤传感技术。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稳定光源发出的光送入光纤并传输到测量现场,在测量现场的被测量对光的特性,如光的振幅、偏振态、相位、频率等进行调制,然后由同一根光纤或另一根光纤返回到光探测器,根据光特性的变化测出被测信号。或者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后进行测量。光纤传感器以其高灵敏度,抗电磁干扰,可绕曲,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微机连接,便于遥测等优点,获得广泛应用。

本实验将学习光纤的光学特性数值孔径的测试方法、光纤的切割、耦合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的原理,对温度和应变传感的测量。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光纤端面制备方法和光纤端面耦合方法。 2、数值孔径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二、教学要求

1、实验三小时完成。

2、学习训练光纤端面制备技术。 3、学习掌握光纤与光源耦合技术。 4、定性观察M-Z双光纤干涉实验。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数值孔径的测量。 2、难点:光纤端面制备技巧。

四、讲授内容(约20分钟)

1.光纤结构

图1是光纤结构示意图。它呈同心圆柱状,在折射率为n1的圆柱形纤芯外面是折射率为n2(n1>n2)的同心圆柱包层。纤芯的作用是传导光波,包层的作用是将光波封闭在纤芯中传播。光纤是玻璃细丝,性脆,易折断,为此在包层的外面又加上涂敷层,它一般由硅桐树脂或丙烯盐酸材料制成,可增加光纤的韧性和机械强度,防止光纤受外界损伤。根据纤芯折射率的分布,光纤可分为阶越折射率型光纤和渐变折射率型光纤,如图2所示。阶越折射率型光纤纤芯的折射率n1为常数,所以又称为均匀折射率光纤。而渐变折射率型光纤纤芯的折射率沿径向向外连续减小。

光纤的数值孔径

在均匀折射率光纤中,光是依靠在纤芯和包层两种介质分界面上的全反射向前传播的。射入光纤的光线有两种,一种是穿过光纤纤芯轴线的光线,叫子午光线,

如图3(a)所示,设有一束子午光线以入射角?从空气进入折射率为n1纤芯,只有当?小于某一数值?m时,才能使入射光线在纤芯和包层分界面上的入射角φ大于全反射所需临界角φc。根据折射定律,在图中左侧端面处有:

?n0sin?m?n1sin(??c)2 (1)

(1)式中n0为空气折射率,取n0≈1。而光在纤芯和包层分界面上产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满足: (2)

由(1)(2)两式可得

sin?m?n1?n222sin?c?n2n1

,凡是入射角?小于?m的子午光线,都可

以在光纤中靠全反射向前传输。入射角大于?m的子午光线在界面上发生折射穿过包层射出,不能向前传输,sin?m是反映光纤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称为光纤的数值孔径NA(Numerical Aperture)。它表示光纤的集光能力,数值孔径越大,接

??受光的能力越强。若将纤芯与包层的相对折射率之差用数值孔径可表示为:

n1?n2n?1?2n1n1表示,则

光纤数值孔径的另一种定义是远场强度有效数值孔径,它是通过测量光纤远场强度分布来确定的。其定义方法是:当远场辐射强度(每单位立体角的光功率)达到稳态分布时,测量光纤出射端的光功率分布曲线以及光纤端与探测界面的距

sin?m?n1?n2?n12?22离,光强下降到最大值的5%处的半张角的正弦值(如图4(a)所示),即为光纤数值孔径。

NAmax?q/l2?q2 (4)

采用上述方法测量光纤的数值孔径,待测光纤不宜太长或太短,以2m为左右为宜。

光纤数值孔径的测量方法 (2)远场光斑法

这种测试方法的原理本质上类似于远场光强法,只是结果的获取方法不同。简单易行,可以采用相干光源,原理性实验中多采用这种方法,如图4(b)所示。测量时,在暗室中将光纤出射远场投射到白屏上,测量光斑直径d,用光斑半径d/2替代远场强度法中的q值,测量光纤端与观察屏的距离l,然后用公式(4)计算光纤的最大理论数值孔径。

3.光纤与光源的耦合

光纤与光源的耦合有直接耦合和经聚光器件耦合两种。直接耦合是使光纤直接对准光源输出的光进行的对接耦合。将制备好的光纤端面靠近光源的发光面,调整两者的相互位置,使光纤输出端的输出光强最大。然后固定其相对位置。这种方法简单可靠,但必须有专用设备。如果光源输出光束的横截面积大于纤芯的横截面积,将引起较大的耦合损耗。

双光纤M-Z干涉传感实验

本实验采用光纤作为产生相干光的光源来实现双缝干涉,可以获得非常清晰的,条纹间距很宽的干涉图样,该干涉条纹投射到观察屏上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见图6。

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

两光纤所构成的光路受到干扰时,会导致空间干涉条纹的移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构成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双光路干涉光纤M-Z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如图7所示。从激光器输出的激光经透镜耦合后进入光纤分路器,分路器输出端的两根光纤,一根作为参考光纤,一根作为传感器的相位调制光纤。两光纤的出射光场在空间发生干涉,形成如图6所示的均匀干涉条纹。

5、实验主要步骤? 1、光纤数值孔径的测定

(1)光纤端面制备:用剥线钳剥除光纤两端的护套和涂敷层使光纤包层裸露出来,称之为裸纤。剥除后,然后用光纤切割刀在裸纤侧面垂直于光纤轴的方向上轻轻刻一小口,弯曲此处使其折断。光纤刀用完后,应立即套上塑料保护套以保护刀口。光纤端切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光纤与光电器件的耦合效率。手动切割的质量以及成功率,依赖操作者的经验。切割后的断面平整,清洁

(2).光纤与光源的耦合:

首先调节激光光源方向。插上光靶,取下聚焦透镜,调整光源方位螺丝,使光线穿过光靶上的小孔(注意,且不可用眼睛直视激光!)。从五维微调架上取下光纤夹头,将光纤输入端从夹头中心穿过,压紧固定钢片,然后将光纤夹头插入五维微调架,使光纤头端面大致位于透镜焦距处。将光纤另一端穿入光纤支撑架,压紧固定钢片。当光纤输出端出现显著发光现象时,说明光源和光纤耦合到位。

(3)在滑动支架上插入白屏,向光纤输出端靠近,可观察到屏上出现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