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美术教育结合多元文化的课程设计-最新教育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1:12: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结合多元文化的课程设计

在多元文化的时代下,希望能改善当前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因此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结合多元文化的课程设计。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我的课程设计的宗旨是继承传统文化,鉴赏多元文化艺术,收获外国文化艺术的精髓,提高幼儿美术课堂的兴趣,增强幼儿审美能力。并能将收获的艺术资源、艺术元素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来创作出表达我国艺术的现代作品,完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幼儿美术教育的结合 1. 民间民俗艺术结合幼儿美术课程

我国很多民间民俗艺术都来源于节日,例如:剪纸、年画、花灯等。我们可以在相关节日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参与到民俗活动中,充分利用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让幼儿接受民俗艺术的熏陶。

(1) 节日与手工

我们每年有许多节日,端午节,我们可以给幼儿讲述屈原的英雄故事,品味粽子的香甜,吃完的粽叶、马莲可以做粽叶画;元宵节,带领幼儿去赏花灯,从各式各样的花灯上感受到我国悠久的民间传统文化。回到幼儿园后,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花灯,让每一个花灯都亮起来,也亮起每一位幼儿内心的艺术之灯。

(2) 剪纸艺术

我国的剪纸艺术以它自然朴拙的风格、独特的审美情趣、简洁明快的造型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可以通过欣赏剪纸艺术、学习剪纸艺术到自主创作有主题的剪纸作品这一过程,充分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手、眼、脑的协调能力。 剪纸材料可以取材于日常的生活中,收集生活中的包装纸、瓜果皮、废旧的衣服、塑料瓶、纸杯等,让幼儿自己动手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生活物品创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

剪出的人物或者动物,还可以制作皮影戏。编上有趣的故事,又怎么不惹幼儿喜爱。这不但继承了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还引起幼儿对其他传统艺术的兴趣,又将剪纸广泛的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3) 古建筑的美

很多古建筑都是自然的文化资源。我们可以把这种古建筑整合到主题课程的内容上。比如:《我的家乡》,通过家园合作的教育方式让幼儿对古建筑进行参观、拍照等,从视觉形象出发,引导幼儿主动的去审美,并且可以通过泥塑等手工方式进行展现。

二、 民族文化艺术与幼儿美术教育相结合 1. 民族艺术结合幼儿美术课程 (1) 服装与艺术

56个民族的民族服饰各具特色 ,各个民族的民族服饰上大多印有象征自己民族文化的图腾,我们可以通过民族服饰,了解民族文化并引导幼儿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比如:朝鲜族。朝鲜族传统服饰最大的特点就是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我们可以制作朝鲜族服饰的娃娃作为手机挂件送给父母。 (2) 帽子与艺术

让幼儿接触苗族、壮族、维吾尔族等多个民族的帽子,发现帽子有各式各样的形状,了解帽子在不同民族中的实际用途,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让幼儿创造帽子的样式并能讲解他创造帽子的用途,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世界文化与幼儿美术教育相结合 1. 世界美术文化

世界美术文化有助于我们跨越文化差异,让我们能够表现并保持自身的文化特异性。世界美术文化表现最突出的是建筑,它就好像一个国家的衣服。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建筑特色来表现自己的美术文化,比如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大斗兽场、中国的长城等等,这些好像就是各国的世界名片,看到它就能想到的建筑特色。

2. 美术鉴赏

鉴赏是一个长期的回馈,太复杂的鉴赏不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很多美术作品大作是幼儿无法理解的。那么我们在作美术鉴赏课堂时,要明白怎么样的方式幼儿才会接受。我们可以编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