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单元测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2:50: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图).某实验小组欲检测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

A. B.

C. D.

2 . 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危机 B.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C.人口过度增长造成生态平衡失调 D.人口多是好事,改造环境的力量大

3 . 现在的黄土高坡遍地黄沙,可原本的黄土高坡并不是这样,那里原来是树木繁茂、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下面不是黄土高坡形成的原因是( ) A.对森林的不合理利用

B.乱砍滥伐

C.对树木伐优留劣

D.地震火灾

4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有很大的影响,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推广生物防治,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B.使用无磷洗衣粉

C.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D.为增加土地资源,填海造地

5 . 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绿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条件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第 1 页 共 8 页

组别 温度 水 空气 发芽率 ① 25℃ 适量 充足 96% ② ③

25℃ 干燥 充足 0 4℃ 适量 充足 0 A.实验变量是温度、水、空气 B.为了避免偶然性,种子数量不能太少

C.①组中也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可能是胚已死亡 D.①②两组做对照,证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6 . 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大丰收.这是哪一方面的典型例子( ) A.维持原有的生态平衡 C.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根据人类需要建立新的生态平衡 D.加速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

7 . 黄河现在成为世界上泥沙量最多的流域,主要原因是历史上黄河流域( ) A.逐年战争

B.地震不断

C.蝗灾泛滥

D.过度垦殖

8 . 水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保护、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是( ) A.使用化肥农药 C.使用含磷洗衣粉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9 .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是( ) ①酸雨②植树造林③温室效应④臭氧层破坏⑤围湖造田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第 2 页 共 8 页

D.①②③④⑤

10 . 下列属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做法的是( ) A.毁林开荒

B.围湖造田

C.季节性休鱼

D.竭泽而渔

11 . 以下各项措施中,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工厂污水直接排入江河 B.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C.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D.实行“封山”,禁止砍伐一切树木

12 . 今年寿光公交结合“公交都市”建设,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扎实推进低碳减排,着力打造“绿色公交”,下列有关低碳减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减缓温室效应

B.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C.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应该分类处理,有利于回收再利用 D.低碳生活虽好,但不利于资源充分利用

13 . 艾伦规律揭示,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在寒冷的地方有变短趋向,这有助于减少热量散失.例如: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于温带赤狐,赤狐的外耳又明显短于热带大耳狐,这说明( ) A.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温度能够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4 . 共创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江门人在行动。我们提倡的是 A.小草在呼吸,脚下要留情 C.骑行共享车,任意停摆放

15 . 下列内容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蝙蝠—雷达

B.苍蝇—复眼照相机 B.家住江河畔,污水直接排 D.游览叱石山,岩石刻字迹

第 3 页 共 8 页

C.乌龟—冷光灯 D.长颈鹿—宇航服

二、综合题

16 .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缺少的一个重要箭头是________(从何处到何处),图中在A过程中起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功能成分是________。

(2)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在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目前,图中的________过程,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3)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 17 . 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和实施计划:①确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动物,如小鼠等;②准备适当的食物,如植物种子、果实等;③选好实验场所和时间;④确定实验记录方法;⑤按计划进行探究。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小鼠一般情况下,经过几次“尝试与错误”就能获取食物。

第 4 页 共 8 页

实验结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 5问题分析

①选择小鼠(或仓鼠)进行实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实验前应使小鼠处于________状态。

②用不同小鼠分别做实验,一般来说是不相同的,因为不同的小鼠的________不同,同时实验过程还受____________的影响。

③这些探究活动对你自己的学习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 图是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绿色植物通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__平衡。 (2)图中的生物都能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将有机物分解成 [1]____________和水,并且释放________,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3)图中的动物都有由脊椎骨构成的 ________,属于脊椎动物的哺乳类,它们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________构成,________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4)图中的 3 是营________生活的________和真菌,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________进行繁殖。

19 . 据报道:1952年12月,某城市雾大无风,家庭和工厂排出的烟雾经久不散,每立方米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高达3.8毫克,居民健康普遍受到危害,4天之内死亡约4000人。请回答

(1)流经该城市的主要河道也因此而受到污染,引起鱼类死亡,这与此种类型大气污染能形成_____________有关。

(2)这种大气污染对人体_________系统的危害最大,将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病征。

(3)悲剧的发生,应采取的措施是通过_________装置,减少________等燃料燃烧污染物的排放,并做好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些污染物的工作。

第 5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