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不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12:25: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周至县马召初级中学

一、教材分析:

赵蕾

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 9.1.2 不等式的性质的第一课时内容, 它是学 生在学习了等

式的性质的基础之上, 让学生第一次经历不等式的等价变形, 也经历了从 “数” 的大小关系到“式” 的大小关系的转折, 不等式的性质是解不等式的重要依据,因此它是不 等式不等式解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本章的基础,地位相当重要。

生活中的数量关系不外乎两种: 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 让学生对数 量关系的变形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 2.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会解简单的不等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等式的性质,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初步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 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活动,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大胆猜想, 乐于探究的良好思 维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并能正确运用它们将不等式变形。 教学难点: 不等式基本性质 3 的探索与运用。 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

童言无忌:(出示课件) 三岁的小凯幼儿园回家开始缠着他的爸爸说: “爸爸,你比我大多少岁啊?”爸爸放下 手中的报纸笑咪咪的答道: “我比可爱的小凯大 25岁啊,怎么了?” 小凯高兴地跑开道: “再 过 25 年我就和爸爸一样大唠”

留下错愕的爸爸沉浸在“百感交集”中

(趣味引入,探寻学生解释小孩疑问的方法,期待新课后的数学解释,展示学生学以 致用能力) 二、自主学习

探索1四人小组操作:一个倾斜的天平两边分别放有重物,其质量分别为 a和b (显然有

a>b),如果在两边盘内再分别加上等量的砝码

c,那么盘子会出现什么情况?

(得出结论的小组把自己的发现写在黑板上,其他小组可以补充和纠正

得出结论:盘子仍然像原来那样倾斜(即 若 a> b

,则 a +c> b + c.

a + c> b + c) .

不等式的性质 1 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不等号的方向 不变 . 用数学式子表示:如果 a> b, 那么 a+ c> b+ c, a-c> b-c. 探索 2:

问题:如果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 (或除以) 同一个不为零的数 , 不等号的方向是否也不变呢? 将不等式5>3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比较所得数的大小,用“〉”

,“v”或“=”填空:

(个人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得出结论的小组迅速把你的结论写到黑板上)

5X 3 _____ 3 x 3, 5X 2 _____ 3 x 2 , 5x 1 _____ 3 x 1,

5x(- 1) _____3x (- 1), 5x(- 2) _____3x (- 2), 5x(- 3) _____3x (- 3),

从中你能发现什么?

不等式的性质 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 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

用数学式子表示:如果 a> b,并且c> 0,那么ac> bc.;如果a> b,并且cv 0,那么acv bc。 思考:不等式的两边都乘 0,结果又怎样?

如:5> 4

而 5X 0 ________ 4 X 0.

(引导学生发现发现其中的规律, 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的语言可能不严谨, 教师 加以引导并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来。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特别要关注学生对性质 中不等号的方向改变的理解。)

3

3、不等式的性质与等式的性质比较如下表:

(出示表格,由学生完成)

不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 性质一 如果a=b,那么 如果a> b,那么 a+ c=b+ c, a -e=b —c 性质二 a+c> b + c, a — c> b— c 如果a>b,并且c>0,那么 如果a=b,且c丰0,那么 ac=bc. ac> bc.; 如果a> b,并且cv 0,那么 性质三 acv bc (让学生通过等式的性质, 类比不等式的性质,并能理解等式的性质和不等式的性质的相同

点和不同点,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 )

注意: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三、 应用新知。

1设a>b,用“v”或“〉”填空。 3a_3b;

a-8— b-8;

-2a

— -2 b

2、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1) x-7 > 26; (2)3x v 2x+1

(3)2x 50

(4)-4x>3

3

3、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

-4x>3+x.

4、 不等式 mx>1的解集为xv ,则 A、m<1

B、m> 1

1 m

C、m>0 D、m<0.

先让学生独立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的练习,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应用。 完成,对于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实物投影,集体展示、改正。 四、 总结收获。

1、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让学生畅所欲言,口头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