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北京市大兴区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4 2:13: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科普阅读理解〗

32.(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探秘溶洞的成因

桂林山水甲天下,在于山青、水秀、 洞奇、 石美。其中桂林的奇洞以七星岩、 芦笛岩最为著名。在观赏奇异的溶洞时,你是不是也很想知道溶洞是怎么形成的呢?

溶洞的形成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其主要归功于一种普通常见的物质—石灰岩 (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地下水长期侵蚀下,石灰岩里难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更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不同温度下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溶解度见表1),并且碳酸钙的溶解有赖于环境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见图1)。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岩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称为喀斯特地貌。

图1 不同环境下CaCO3的溶解度曲线图 表1 不同温度下CaCO3和Ca(HCO3)2溶解度

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随着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变化,水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析出碳酸钙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图2溶洞形成的过程

了解了溶洞的相关知识后,你将会理解那些钟乳石、石笋、石幔等为什么会悄悄地游走、长高、变小,将会更加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

(2)碳酸钙转化为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由图1可获得的信息是 (写出1条即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可根据碳酸钙和碳酸氢钙溶解度的不同鉴别二者 B.碳酸钙和碳酸氢钙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溶洞的形成实际上就是碳酸钙的不断溶解和析出的过程 (5)关于溶洞,你还想了解的知识是 。

化学试卷第6页(共13页)

〖生产实际分析〗

33.(3分)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我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以此为原料制得具有

广泛用途的氢氧化钠,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利用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风吹日晒的主要作用是 。 (2)实验室粗盐提纯的步骤为溶解、 、蒸发。

(3)氯化钠饱和溶液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4.(3分)电解法制铝的尾气处理工艺不仅能消除有害气体氟化氢(HF),还能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设备I中, Na3AlF6的作用为降低氧化铝的熔点。Na3AlF6中氟元素(F)的化合价

为 。

(2)设备2中,通过喷淋碳酸钠溶液可除去尾气中的氟化氢(HF),该反应的产物除水

外,还有 。

(3)设备3所得的Na3AlF6和Na2CO3 (填“能”或“不能”)循环使用。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

35.(5分)甲、乙、丙、丁、戊5种物质,由氢、碳、氧、氯、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甲的化学式为 。

(2)乙、丙组成元素相同,乙燃烧能生成丙。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通过下列反应可生成丁,请在方框中补全丁的微粒图示。

(4)如右图所示,打开K,在盛有少量固体甲的瓶中加入一定量丁 的溶液,观察到I中有气泡,II中溶液变浑浊。关闭 K,I中 液体流入II中,II中有气泡产生,且浑浊液变澄清。I中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流入II中的I中液体,所含 溶质为 。

化学试卷第7页(共13页)

〖基本实验〗

36.(4分)下列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气体。

(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法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现有铁架台(带铁夹),还应从

上图中选择的仪器是 (填数字序号,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组装气体发生装置可选用上图中的仪器....

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7.(3分)农业生产中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配制200g溶质质

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 (2)给配好的溶液贴标签,请在右图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

(3)若在操作①中,有部分氯化钠洒落桌面,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

“偏大”、“不变”或“偏小”)。

38.(3分)控制变量法是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方法。下列两个实验的设计均运用了控制变量

的方法。

A B

(1)A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浸在 (填“热水”或“冷水”)里的

Y型管中白磷燃烧;该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

(2)B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图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

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为 。

化学试卷第8页(共13页)

〖实验原理分析〗

39.(4分)气体压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和数据处理软件相结合,可用于检测密闭体系内的气压变化,并将气压变化以数字、曲线等多种形式通过计算机实时显示出来。下图为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实验装置图及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出的集气瓶中气压变化图。

(1)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 。 (2)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连接好实验装置,将压力传感器接入电脑,在红磷点燃前即打开示波器开关,以获取

点燃前瓶中空气的压强(图2中AB段所示)。实验过程中体系内的气压变化曲线如上图2所示。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① 气压变化至图像中D点时,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② 图像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 〖科学探究〗

40.(6分)在学完氧气的性质后,某校课外小组同学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更深

入的探究。

说明:下述实验中所用的8根铁丝均从1根长铁丝上截取,并且长度相同。 探究1:铁丝燃烧是否需要纯氧?

实验内容:取5根铁丝,分别在体积分数为90%、70%、65%、60%、55%的氧气中进行

实验。

实验记录如下:

V(O2)% 实验现象 燃烧剧烈,燃烧时间长,实验成功 燃烧比90%的弱,燃烧时间短,实验成功 燃烧比70%的弱,燃烧时间比70%的短,实验成功 燃烧比65%的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 难以燃烧,只是发红 90% 70% 65% 60% 55%

化学试卷第9页(共13页)

探究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乙同学认为是聚热效果好,能使未燃的铁丝更好的预热。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表所示,实验中3个集气瓶均盛有等量的水和体积分数相同的氧气。

实验操作 取3根铁丝,将1根拉直,另两根绕成宽窄不同的螺旋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铁丝均燃烧,剧烈程度不同,II最剧烈,其次是III,较弱的是I。 实验现象 回答下述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通过探究1实验,丙同学得出结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为

60%,你对他得出的结论的看法是 。

(3)探究2实验中,3根铁丝均要完全伸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

(4)根据探究2实验,你认为 (填“甲”或“乙”)同学说法合理,其理由是 。 (5)探究1实验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每瓶都要留存30mL水,以防止熔融物炸裂瓶底。

实验中收集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时,设应向空集气瓶中加入水的体积为x,请列出能求解x的计算式 (空集气瓶容积为310mL,不考虑橡皮塞所占体积)。 〖实际应用定量分析〗

41.(4分)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工产品,其工业制备的反应为: 2NaOH + SiO2 === Na2SiO3 + H2O。现以100t石英砂(SiO2的质量分数为90%)为原

料,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来制备Na2SiO3。试计算: (1)100t石英砂中SiO2的质量为 t。 (2)Na2SiO3中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理论上可得到硅酸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化学试卷第10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