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思政”视域下某某大学“三全”育人机制建设研究-党建课题申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2:08: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品文档

2017年度党建研究课题

项目申请书

课 题 类 别: 一般项目 课 题 名 称: “大思政”视域下贵州民族大学 “三全”育人机制建设研究 项目负责人: ** 负责人所在单位: **

填 表 日 期: 2017年9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校党委组织部 科研处

2017年7月

课题名称 “大思政”视域下贵州民族大学“三全”育人机制建设研究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一、选题的重要性 今天中国社会发生变化的幅度和急剧程度世所罕见,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和当下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前所未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遭遇了巨大困难,面临空前挑战,受到巨大冲击。 当前贵州的经济建设发展必须立足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的三大战略,才能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在2020年实现同步小康,教育支撑意义十分重大**始终把贵州省民族地区的人才需求作为重要的办学指针,已经为民族地区培养出了大量‘**人才。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校**办学治校理念,如何更好地围绕“立德树人”这个目标教学以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纳入“大思政”的视域中去。“大思政”就是以宽宏的视域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作用、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环境载体等,强调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第二课堂为分渠道,辅以实践教学环节,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把育人的目标、范围扩大化,最终实现学校制定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工作目标。 二、主要内容框架 本课题的研究以贵州民族大学“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建设的实现为目标,主要包括: 1、意识转换是必要前提。有部分学院单纯地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看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单位的事情,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学相互分离。此外,在教育者的问题上,也错误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看成辅导员、班主任、党团组织或思政理论课教师的事,将思政课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相区别,导致了教书与育人的分离,课内与课外的分裂。基于此现状,课题组提出以课程建设为平台,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实现不同学科间育人价值的勾连,以课堂内外的互通和多学科教师与行政管理者的联动,实现“三全育人”。 2、教师队伍是基础关键。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思政课堂教育,其效果大部分取决于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思政课教师必须自觉树立牢固的育人意识。此外,专业课的教师也不能只传授知识与能力,要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专业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去。在个人修为方面,除了在教学中实现课程建设与思想育人的有效结合,还要通过不断提高的教学艺术,增强思想育人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3、资源挖掘是有益补充。除了思政课程教育外,所有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我们要不断发掘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育人资源,如建工学院、化环学院等自然科学课程教学中可以发掘出创意意识和工匠精神,文学院、法学院等人文社会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深挖人文关怀、公平正义等真理追求精神。此外,贵州丰富的红色资源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也能为思政课程教育提供大量、真实、生动的素材。通过各门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成效体现和教学评价等环节明确育人要求,全面提高“三全育人”质量保证。 4、制度完善是根本保障。顶层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三全育人”能否得到保障,因此必课须建立常态化的行之有效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及评价机制。如学校党政主要领导精品文档 题要深入思政课教学第一线,亲自授课、听课,指导课程建设。教务主管部门要统筹教育资源,设拟定课程建设的规范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评价标准,加强试点课程、示范课程和培育课程的计建设。人事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在人才引进、师资培养、职称评审等方面有所体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