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广东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18:30: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以下资料均为网络下载

试卷类型:A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科综合

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卜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变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利用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 A. 改善局地气候 B. 综合利用资源 C. 防止水土流失 D. 保护农田作物

2.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

图”(图1),可知

A. 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 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 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3.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大约20%,主要原因是

A. 冰雪融水增加 B. 冻土面积扩大 C. 青藏高原抬升 D. 湖面蒸发增加 4.下列盖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 B. 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 C. 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 D. 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

读“2006年我国水费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图2),完成5—6题。 5. 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 西南区 B. 西北区 C. 南方区 D. 北方区 6.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 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 西北区和西南区 D. 西北区和南方区

7. 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3示意),其成 因是

A. 侵蚀一搬运作用 B. 搬运一堆积作用

C. 风化一侵蚀作用 D. 沉积一固结成岩作用 8. 下列关于无霜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海拔,纬度越高无霜期越长 B.同一纬度,海拔越低无霜期越短

C. 同一山地,阳坡无霜期短于阴坡 D. 同一地段.开阔地无霜期长于低洼地 9. 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 A. 导致气候变暖 B. 引发草场退化 C. 引起地表水体酸化 D. 增加土壤肥力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闻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圈4),完成10~11题。 10.可知该市

A. 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 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 近郊区人口净迁人量最大 11. 可推测该市

A. 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 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 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12.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13.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

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 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 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 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14.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 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翩的程度高于唐代

15.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

映了

A. 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 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16.“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宴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 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 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 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 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17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 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止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18.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邮件种类 计费单位(每10克) 亚洲各国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 航空 西欧各国(捷克转) 西欧各国(香港转) 邮资(元) 0.32 0.48 0.48 0.80 其他各洲 0.80 A. 香港已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 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 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 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19.“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 下一步 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 “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D. “我们茫然予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20.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 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 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21.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 17世纪初期 B. 18世纪中期 C. 19世纪中期 D. 20世纪初期

22. 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 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23. \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A. 雪莱 B. 毕加索 C. 贝多芬 D.巴尔扎克 24.图5、6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普通商品。

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 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 2005~2009年.广东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从l9051亿元增至31346亿元。若其阃伴随如下变化:

①利息税税率上升②利息率上升③居民收人上升④消费上升⑤储蓄机柯增加其中导致储蓄增长的原因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④⑤ 26.图7横向箭头显示的是一种宏观经济的收缩过程,纵向箭头显示的是针对过程中各环节相应的调控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采用的手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