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试卷】高考化学复习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复习必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36: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最新人教版专用资料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设计**整理制作)

1.(2011浙江高考10)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

4OH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

Cu2

解析:液滴边缘O2多,在碳粒上发生正极反应O2+2H2O+4e

4OH。液滴下的Fe发生负极反

应,Fe-2e

Fe2,为腐蚀区(a)。

A.错误。Cl由b区向a区迁移 B.正确。

部编本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专用资料 C.错误。液滴下的Fe因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 D.错误。Cu更稳定,作正极,反应为O2+2H2O+4e答案:B

【评析】本题考察电化学内容中金属吸氧腐蚀的原理的分析。

老知识换新面孔,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关键的知识内容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想懂,而不是死

4OH。

记硬背。学生把难点真正“消化”了就可以做到一通百通,题目再怎么变换形式,学生也能回答。

2.(2011安徽高考12)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 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 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 AgCl是还原产物

解析:由电池总反应可知银失去电子被氧化得氧化产物,即银做负极,产物AgCl是氧化产物,A、D都不正确;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阳离子向电池的正极移动,C错误;化合物Na2Mn5O10中Mn元素的化合价是+18/5价,所以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18/5)×5=2mol,因此选项B正确。

答案:B

3.(2011北京高考8)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Ⅰ和Ⅱ中正极均被保护

B. Ⅰ和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 C. Ⅰ和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 D. Ⅰ和Ⅱ中分别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

解析:锌比铁活泼,装置Ⅰ中锌作负极,方程式为Zn-2e=Zn2。铁作正极,但溶液显中性,所以发

部编本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专用资料 生锌的吸氧腐蚀,正极反应是O2+2H2O+4e=4OH;铁比铜活泼,装置Ⅱ中铁作负极,负极反应为Fe-2e=Fe2。铜作正极,但溶液显酸性,所以正极是溶液中的氢离子得电子,方程式为2H++2e=H2↑。因为装置Ⅰ中没有Fe2生成,所以装置Ⅰ中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时,没有蓝色沉淀产生。综上所叙,只有选项A是正确的。 答案:A

4.(2011福建高考11)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 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

D.总反应为:2Li+2H2O=== 2LiOH+H2↑

解析:考生可能迅速选出C项是错误,因为原电池放电时OH是向负极移动的。这个考点在备考时训练多次。这种电池名称叫锂水电池。可推测其总反应为:2Li+2H2O=== 2LiOH+H2↑。再写出其电极反应如下:

(—)2Li—2e=2Li+ (+)2H2O+2e=2OH+H2↑ 结合选项分析A、B、D都是正确的。

此题情景是取材于新的化学电源,知识落脚点是基础,对原电池原理掌握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的。 答案:C

5.(2011广东高考12)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2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 Cu

部编本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