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曲(外国部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11:05: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名家名曲(外国部分)

教学目标:

1、认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

2、通过欣赏学习欧洲巴罗克时期的优秀音乐作品,让学生广泛接触与了解古今中外的名家名曲,力图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欣赏亨德尔和巴赫,海顿,莫扎特的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欣赏学唱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了解巴罗克时代的音乐风格。 教材分析:

1、德国作曲家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 亨德尔一生勤奋创作,写有歌剧46部,清唱剧32部,大合唱100部,以及篇卷浩繁的其他声乐、器乐作品。他的代表作是选用宗教题材写作的清唱剧。如:《弥赛亚》、《参孙》、《以色列人在埃及》、《扫罗》等。器乐作品中的大协奏曲,以及组曲《水上音乐》、《焰火音乐》等,充满了动人的世俗生活气息。

亨德尔死后荣誉更高。 1784年为纪念他百岁诞辰,全欧洲都举行纪念会。1791年,在伦敦举行的又一次纪念会上。海顿面对千人,含泪说道:“他是我们一切人的老师”。

2、巴赫(1685—1750),德国著名的古典作曲家。巴赫在创作中除未涉足歌剧外,几乎包罗了音乐中的所有体裁。他写有二百余部宗教及世俗大合唱、多部宗教的《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以及《平均律钢琴曲集》、《古钢琴曲集》、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四首《乐队组曲》和大量的管风琴曲。

巴赫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民构思严谨,感情内在,并在运用德国民族音乐基础上,广泛汲取尼德兰、法国、意大利等国音乐素养,使其创作对欧洲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海顿(1732——1809),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海顿的音乐创作包括各类音乐体裁。其中以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他共创作交响曲一百零八部,弦乐四重奏八十三部,不少作品至今仍广为流传。海顿把交响曲固定为四个乐章的形式,并在配器上形成较为完整的管弦乐队的编制原则,为后来交响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民常尊海顿为“交响曲之父”。海顿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旋律动人,富有民间气息而获人们喜爱。

4、莫扎特(1756 ——1791年)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莫扎特出生在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三岁起显露音乐才能,四岁即跟父亲学习钢琴(羽管键琴),轰动了欧洲乐坛,被誉为“神童”。八岁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十一岁写了第一部歌剧。1773年任萨尔茨堡的宫廷乐师,因不敢忍受屈辱

的仆从地位,于1781年愤而辞职。到维也纳谋生,他是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有勇气和决心摆脱宫廷和教会,维护个人尊严的作曲家。此后,在贫困处境中陆续写出了大量作品。它的创作成就遍及各个音乐领域,起创作汲取奥地利名民间音乐和传统音乐文化的营养,他奠定了近代协奏曲形式,丰富了交响曲与室内乐的表现力。

主要作品有歌剧《费加罗的婚姻》、《唐璜》、《魔笛》等三十余部,交响曲约五十部,协奏曲五十余部,室内乐二十三部,以及大量的歌曲和宗教乐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音乐作品《快乐的铁匠》,引导学生体验18世纪初德国古老乡村的生活气息。二、欣赏学唱《快乐的铁匠》

1、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朴素明朗的旋律,体会18世纪初德国古老乡村的生活气息。

2、跟随录音听唱歌曲,注意变化音和16分音符 3、处理力度记号,随着教师的钢琴伴奏有感情的演唱 三、欣赏《哈里路亚》

1、欣赏合唱曲,介绍混声合唱的声部结构,体验合唱的合声效果 2、要求学生记下第一乐句,并把它唱出来,体会歌曲纯洁虔诚的情绪 3、介绍声乐套曲的定义

四、欣赏小提琴独奏曲《G弦上的咏叹调》

1、介绍巴赫,突出巴赫将欧洲的复调音乐发展到高峰 2、欣赏乐曲,分析速度和节奏及结构

3、欣赏鲍比麦克菲林在24小时巴赫音乐会上演唱的此曲,体会乐曲甜美朴实的旋律和温柔情感的表现

五、欣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1、教师弹奏〈小星星变奏曲〉,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拍子的变化,节奏的变化,旋律的改变等,理解变奏曲这一题材 2、学唱〈惊愕交响曲〉主题并记住 3、分段欣赏全曲,听辨主题的各次变奏

4、完整欣赏乐曲,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现不同的变奏

5、介绍海顿,重点介绍海顿在交响乐创作和规范交响乐方面的功绩,被称为“交响乐之父”的原因

6、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变奏创作 六、欣赏歌曲《不要再去做情郎》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欣赏提示”,了解歌剧的故事梗概

2、要学生知道这是一首世界著名的经典歌曲,是古典乐派大师莫扎特的主要作品之一,从这首歌曲中可了解莫扎特创作的音乐风格 3、哼唱歌曲的主题

4、欣赏歌曲,体会主人公费加罗勇敢豪放的性格,引导学生进入莫扎特的音乐天地

5、观看〈费加罗婚礼〉的主要片段,整体了解这部歌剧

6、学唱歌曲并背唱下来,引导学生分析前两句和后两句的旋律线条有何不同 七、教师小结:在音乐这片浩瀚的大海中,巴罗克时期的欧洲音乐家的作品是闪亮的明珠,希望大家在课后拓宽自己的欣赏视野,多欣赏这些经典的作品。 教学反思:

外国音乐欣赏这部分的内容,是比较难把握的一部分,尤其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主要学生对古典音乐兴趣不大,要想在一节课里讲清楚一个时期的代表音乐家和代表作品,还要有学生活动,内容既深不得也浅不得,的确需要好好设计一番才行。但不管如何还是要先把教材吃透才行。不过学生对贝多芬和肖邦可能比较熟悉,教学中还容易一些。

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联系上一章节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欧洲音乐发展的年轮,几个重要的时期:巴洛克音乐时期、古典主义音乐时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以及这些时期的一些著名的音乐家。掌握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的含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比较积极主动的,而且对这些知识也比较渴望,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对这些知识是知之甚微,对他们来说是崭新的知识,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到这些作品上,就是直接体验其音乐风格,而后再透过客观存在的去认识其音乐要素以及音乐表现手段。这样上课内容变得简练了,有时间进行学生活动了。我觉得不足之处就是:内容深度不够,学生思考的东西太少,大部分是我在“一言堂”。因此在每一个环节中我都设计了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和看。

总的来说,学生自己表达的东西不多,主要是靠教师的引导,能较好地把握教材中心,重点突出,传授知识准确;课堂结构层次清楚,过渡自然、有序;活动设计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参与意识比较积极。特别是体验式、引导式方法的运用,加上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较好地引起学生的探索愿望。师生之间亲和力较好,语言设计表达很好。

通过对西方专业音乐创作,尤其是古典音乐到浪漫音乐这部分内容的反思,我也懂得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是相当重要的,从而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