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文献笔记条理清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0:44: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做文献笔记都太过随意,以至于做完之后,文献笔记的可读性、可利用性非常差,所以,对于我们日后查阅和写文章都非常不利。那么,如何让文献笔记更加美观,条例清晰,可读性强呢?

解决:

首先,我们做文献笔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积累写文章的素材。好的文章,是在阅读了大量优秀文献的基础上,写出来的。通常文章,包括以下几个大块:Abstract、Introduction、Method、Result、Conclusion,在基于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领域,Result部分,通常包括:band、投影能带、DOS、PDOS、功函数、介电函数、电荷密度、自旋极化电荷密度、能带分解电荷密度… …,等等,一些结果的分析。

所以,相应地,为了写文章的时候方便,我们完全可以分块作文献笔记,将Abstract写得好的总结出来, 将适合做Introduction的内容总结出来, 将Method方法部分写得好的总结出来, 将写得好DOS部分总结出来 … … 将写得好Conclusion部分总结出来。

1. 通常,我们用EndNote引入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内容,会陈列在文章的最后,但是,加

入文献笔记比较长,我们要相应查阅内容和参考文献,就不是很方便,所以,最好是将参考文献就放在该部分内容的后面。 这样的需求,可以通过一个方法来实现:

1) 我们将“显示笔记”这个小工具(一种可以实现分节显示参考文献的格式)放到 库-文档-EndNote-Styles这个位置:

2) 在文献笔记中,将内容分节: 找到需要分节的文献位置 → 页面布局 → 分节符(连

续)

然后,将Style改成显示笔记 → Update Citations and Bibliography,从而在文献笔记中,分

段显示参考文献的目的。

2. 给文献笔记插入目录,这样,我们就能在目录位置迅速定位我们需要查找的信息。

打开Word文档 → 视图 → 大纲视图 → 每一段前面有一个小灰点,点击这个小灰点,可以选择1级、2级、3级 …. 正文:

全部编辑完之后 → 关闭大纲视图 → 在文章最前面的位置, 引用 → 目录 → 自动目录,会发现在文章最前面的位置已经成功引入了目录:

下面来实现目录与对应内容之间的转换:

光标置于你想要查看的内容目录处,按住Ctrl+单击鼠标左键,即可进入内容所在位置; 而按住Ctrl+home,就可以回到目录位置。 以上两点,可以让文献笔记更方便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