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的8个运笔方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20:33: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习书法的8个运笔方法

一、中锋运笔

中锋运笔是指笔锋在点画的中间运行,称为中锋运笔,亦即接触纸面的笔毛的运动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相一致。中锋运笔时,由于蓄于笔毛间的墨汁能随着笔的运行而顺利地注入纸内,因此能写出圆润浑厚,丰满充实的笔画线条。蔡邕《九势》中云:“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说的九势中锋运笔。毛笔笔锋呈圆锥状,接触纸面时,其中部最厚,贮墨多,所书线条能给人一种立体感。但是毛笔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于排笔刷子一样的“扁笔”现象,这时虽然仍属“中锋”范围,但所书线条薄怯枯扁,缺乏“圆笔属纸”的那种圆润感。因此,用笔的技巧就在于调节笔锋,使其恢复、保持圆锥体状态。一旦笔毫已开又到无法调节时,就需要用“舔笔”的办法使其变圆。由于中锋运笔能写出浑圆有力的线条,使其产生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因此它是一种主要的用笔方法。 二、侧锋运笔

侧锋运笔是指介于中锋与偏锋之间的运笔方法,这时接触纸面的笔毫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呈约45度左右的夹角。这个夹角越小越接近中锋运笔;越大,越接近偏锋运笔。

侧锋运笔时所书线条的形态和质感效果介于中锋与偏锋运笔之间。由于侧锋运笔较随意,有利于承接上一个笔画的笔意,有利于书写速度的加快,古今书法家均大量采用侧锋运笔。因此,侧锋运笔仍是\合法\的运笔。但是,历代书家仍主张以中锋运笔为主,侧锋运笔为辅。当然,是否采用侧锋运笔与所书的字体及书风有一定的关系。明丰坊在《书决》中说:“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篆则一毫不可测也”。不过,这亦仅大概而言。清金农曾自创“漆书”,横画居然笔笔偏锋,扁如排刷,突破了书家只用中、侧锋运笔的禁区,并自创新貌,就是一个特例。行草书运笔时用偏锋过渡,紧接着以中、侧锋相承,既可省去笔笔换锋的麻烦,又可以变换一下趣味。笔画过于单一纯正反会显得单调。 三、露锋起收

(一)露锋起笔。所谓露锋起笔是指起笔时笔锋表露在点画外面的起笔方法,亦称为直下起笔、搭锋起笔。露锋起笔往往以侧锋为主,这种起笔法极为利索,精神外耀,并能承接上一个笔画的笔意,加强了点画间的联系,故友“侧锋取妍”之说,王羲之的“一塌直下”即指此法。它普遍用于行、草书中,楷、隶书体中也因书家不同的书写习惯而时有出现。

(二)露锋收笔。露锋收笔亦出锋收笔,是指收笔时笔锋表露在点画外而有明显的锋芒的收笔方法。收笔的出锋形式极为丰富,横有平出、上出、下出之分,竖有悬针、左出、右出之别,其他撇捺和点也都有多种出锋形式。露锋收笔具有增强书作点画的骨力和使精神外耀的作用;另外,出锋的所向可引出下一个点画来,从而加强了点画间笔意的联系和呼应,是传神的极重要的手段。露锋收笔适宜于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但在行、草书中使用尤多。 四、藏锋起收

笔锋接触纸面的瞬间称为起笔、落笔或下笔;当完成了某个点画,笔锋离开纸面时称为收笔。藏锋起收分为:

(一)藏锋起笔。藏锋起笔是下笔时笔锋痕迹被覆盖在笔画中,不露锋芒的起笔方法。因为这种起笔的方向与点画运行的方向相反,故又称逆锋起笔或“逆入”。藏锋起笔又有方圆之分。藏锋方笔是藏锋起笔后再顿笔方折的结果,藏锋圆笔是藏锋起笔后再提笔圆转的结果。

(二)藏锋收笔。藏锋收笔亦回锋收笔是指收笔时笔锋回到点画内再离开纸面,笔画外不露锋芒的收笔方法。古人云“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即指此。藏锋收笔也有方圆之分,其原理与藏锋起笔中的方笔、圆笔相同。藏锋起收使笔画显得凝重含蓄,篆书纯用此法,隶、楷、行、草等书体也常用此法。 五、提按

提按是指笔毫在纸上作上下运动。提按是用笔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完成点画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使笔画产生粗细变化的关键。提笔画细,按笔画粗,提按造成了笔画粗细的节律变化。

此外,提按过程中的“提笔”还是转换笔锋的关键。随着用笔的逐步完善,对笔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到了唐代,楷书笔法已趋于成熟,笔画的中锋比例增大,要做到以中锋运笔为主,非有熟练的调节笔锋的技巧不可,这技巧就是“笔笔按,笔笔提”。董其昌曾说过:“发笔处便要提得起笔,不使其自偃,乃千古不传语。”这句话说的就是提笔的重要性。例如,写横画时“欲横先竖,起笔直下。这时笔锋向上,笔是卧在纸上的;如果往右行,势必出现偏锋运笔。为了达到中锋运笔的要求,必须在发笔处便要提得起笔,即下笔后紧接着就是提笔,然后转锋,使笔在右行时笔毛的运动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一致,成为中锋运笔。可见,提笔是用笔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六、平移。平移亦称行笔、过笔,是指笔毫在纸上不作上下的运动,而仅作平行于纸面的中锋移动。平移的线条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笔毫在平移时可以作直线或弧线运行。

七、换锋。换锋亦有两种类型,即提笔折锋和翻笔折锋。

(一)提笔折锋。用提笔的方法调节笔锋,使原来的中锋线条在折点后仍然保持中锋运行,这种换锋方法叫提笔折锋。这一类型的换锋也有方圆之分。 1.方折。用提笔顿折的方法取得方笔效果的折笔叫方折。 2.圆折。用提笔圆转的方法取得圆笔效果的折笔叫圆折。

运用这两种折笔法,笔毫在运行中虽然经过折点而改变了方向,但毛笔触纸的毫面并没有很大的改变,基本上还保持在原来的毫面上,这被称为“笔用一面”。此法在多种书体中被广泛运用。

(二)翻笔折锋。在书写过程中,使原来中锋运行的毛笔的某一毫面在折点上作毫面的翻折,使改变方向后接触纸面的另一相对应的毫面继续做中锋运行,这种不用提按而仅作毫面相对方向改变的折笔方法称为翻折法,亦即\锋用八面\。翻折法的效果与方折相似,但一般显得生硬些,不像方折那样效果纯净。但翻折速度快,在行、草书中被大量运用;方折精到,常用于楷书。用笔往往是若干动作的综合构成,除了个别体如“玉筋篆”基本是单一的中锋运笔外,其他书体的用笔大多为复合运笔。在实际书写时,不能机械地照搬某一种方法,应灵活变通,才能运笔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