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题集萃教案 人教版第二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8 3:57: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题集萃教案 人教版第二册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l题。(16分) 沙田山居

余光中① 18.从全文看,作者写出了山景的哪些特点?请分点概括。(4分)

答:

19.下面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6分) (1)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3分)

答:

(2)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3分)

答:

20.作者在第(1)段中说“重九的陶菊已经两开,中秋的苏月已经圆过两次了”,第(3)段中说“我成了山人”,可最后第(7)段又说“也不能不下楼去”,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试分析第(3)(7)段中这两句话在文中的作用?(3分)

(1) (3分)

(2)

(3分)

季羡林《清塘荷韵》)(《语文读本》)

17、为什么“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就能够遮蔽半个池塘?

18、“季荷”同燕园其他池塘的荷花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根据文意加以概括。

19、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作者感觉非常有趣。作者从“季荷”中感受到哪些趣味? 20、下列对这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荷花在作者笔下显得红艳耀目,迎风弄姿,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因此作者从中感受到的也是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

B.作者在文中为表现荷韵,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运用比喻,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 C.本文语言空灵飘逸、含蓄多情,给人一种禅境的理趣,和强烈的美感体验。

D.本文写荷花从稀少到繁茂的发展历程,重在表现莲荷顽强的生命力,从而表现作者出作者的欣慰与希望。

E.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比较,虽然创作背景不一样,但描写重点一致,基本表现手法相同,审美情趣大同小异。

(二)阅读梁实秋《雅舍》节选的片断,回答19—21题(10分)

19 作者说:“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请结合文章第①②段概括回答以下问题。(3分)

①所亲尝的苦辣:(不超过30个字) □□□□□□□□□□□□□□□ □□□□□□□□□□□□□□□ ②所领受的情趣:(不超过8个字) □□□□□□□□

20. 第一自然段中说各种声音“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请分析“荡漾”一词在文中的意思和传达出的作者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雅舍”的陈设有何特点?为什么把简陋的屋子说成“雅舍”?(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7小题(共18分)。

垂钓( 余秋雨)

24.“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一句中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 象”分别指什么?(4分) 25.(6分)

①胖瘦两位垂钓者的性格和追求各是怎样的?

②文章倒数第二段中说“最大的对手也是最大的朋友”,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26.文末说两位老人“像两座恒久的雕塑”,请根据其中的含义,举出生活中一个 例子

并作简要说明。(4分)

2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本文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凝重肃杀的气氛,衬托了两位垂钓者的形象。 B.文章认为,正确的钓鱼法应该像胖老人那样,多挂钩钓,大小鱼都要,而不能 像瘦老人那样自命清高,执著固守,只想钓大鱼。

C.胖老人与瘦老人尽管在钓鱼时互相嘲讽,但在生活中地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很难分开。

D.本文作者没有否定胖老人的丰收,也没有否定瘦老人的固守,而是认为这两

位垂钓者代表了人生追求的两个方面。

E.本文借对两位垂钓者的描写,阐发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任何一个事物的整体, 都是由许多对立的方面构成。

10、本文的题目是“牡丹的拒绝”,请你联系全文,说说“牡丹”拒绝了什么。(3分)

11、作者说“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请你联系全文,说说牡丹有怎样的个性。(3分)

12、牡丹“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对此,《爱莲说》中有怎样的表述?(2分)

13、本文的语言具有表现力,请就下面的句子做简要分析。(任选一题)(3分) ①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枝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

②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

14、花的品性是人们对它人格化的赠予, 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这句话的理解。(3分)

1.第三段中说,牡丹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根据上下文,简要说明这“荣誉和赞颂”具

体指什么?

2.作者认为牡丹不应作为“富贵”膜拜,而应作为“高贵”来颂扬,其原因是什么?根据全文分点概括说明。

3.这篇散文,作者从“你”的角度来抒写牡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第四、第五段,写的都是“想象”,这样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抓住牡丹因气候阴冷拒绝开花这一自然现象,赋予牡丹人格精神,其目的是颂扬“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高贵品质。

B.文章叙写“黯淡萧索灰绿”的牡丹王国,呼应了上文“春天的阴冷”,也为下文写牡丹怒放作了铺垫。 C.文章极写牡丹花落时绚丽、悲壮的情景,给人以惊心动魄的体味,这样写使得牡丹的高贵形象显得更加完美。

D. 文中写看花人依然涌入洛阳城,不因为牡丹拒绝而拒绝它的美,道出了牡丹花开花落时的撼人力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在海边 斯妤

16. 解释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义(4分) (1)然而人类已无法回到童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光使生命变成石头,生命又使时光得以凝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文中故乡的海和北方的海各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从故乡的海写起?(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